十年着脚走四方,胡不归来兮襄阳。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
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仿佛见太行。
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买剑倾家赀,市马托生死。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
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译文】

十年四处奔波,为什么不回来呢,在襄阳啊。襄阳真是个好地方,位于吴蜀之间。铜鞮坊里卖弓箭,八邑田熟麦当粮。一条路通往秦陇,落日仿佛看见了太行。

土风沉浑士奇杰,酒后歌声发悲切。歌曰人定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买剑倾家赀,市马托生死。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

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襄阳歌》。这首诗描写襄阳风光和当地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而热烈。

首句“十年着脚走四方,胡不归来兮襄阳。”描绘了作者十年来四处奔波、游历的经历。这里的“着脚”指的是行走,“胡不归来”则是反问句式,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同时,这句也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襄阳的地理优势和战略地位。这里用“用武国”来形容襄阳的地势险要,能够发挥军事上的优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自豪和敬仰之情。

“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两句则描绘了襄阳当地的繁荣景象。在这里,“铜鞮坊里弓作市”指的是襄阳地区以制弓箭业为主导产业,形成了独特的市场文化。而“八邑田熟麦当粮”则描绘了襄阳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麦子丰收成为主要粮食来源。这两句展现了襄阳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特色。

“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仿佛见太行。”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景的向往之情。这里通过描述一条通往秦陇的道路,以及傍晚时分夕阳下的太行山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无限眷恋。

“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襄阳人民的豪迈性格和热情好客。这里的“土风沉浑”指的是襄阳地区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呜呜呜”的歌声则象征着当地人民的热情和豪情壮志。这两句展现了襄阳人民的淳朴性格和热情好客的特点。

“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两句通过引用《周易》中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这里的“人定胜天”指的是人的意志能够战胜天命,表达了对家乡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的钦佩;“半壁久无胡日月”则描绘了襄阳地区的和平安宁局面,没有外族侵扰的日子已经很久很久了。这两句展现了襄阳地区的和平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买剑倾家粣,市马托生死。”两句则描绘了襄阳人民为了保卫家乡而不惜一切的精神风貌。这里的“买剑倾家粣”指的是襄阳人民为了抵御外敌入侵而购买武器和马匹,倾家荡产也要保家卫国;“市马托生死”则表达了襄阳人民为了保卫家乡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坚定决心。这两句展现了襄阳人民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

最后两句“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科举制度的看法和个人志向的思考。这里的“科举非不好”指的是科举制度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它仍然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之一;“行都兮万里”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远赴他乡求学或从政的无奈和无奈。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以及对家乡的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襄阳风光、人民生活的描写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之情。同时,诗歌语言质朴自然而富有韵律感,情感深沉而热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