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持竿意,由来善一身。
何如事天子,就削汉功臣。
乱木凋云际,幽禽散水滨。
空馀台下月,千载属渔人。
【注释】
钓台:指姜太公的钓鱼台。会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市东南,有一座名垂千古的越王勾践的卧龙堂。会稽:地名,即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有句曲山,是道家讲学的圣地,相传老子曾在此著书。
“持竿”二句:意谓自己没有像姜太公那样持竿去钓鱼,而是安于善养身体。
事天子:指辅佐汉高祖打天下。事:侍奉;事奉。
削功臣:指汉初萧何、曹参等功臣被刘邦所猜忌,被迫自杀。削:剥夺、削减。
乱木凋云际:“乱”字下加一“木”字,意为枯枝败叶。凋:凋落,枯萎。
幽禽散水滨:“幽”字下加一“禽”字,意为深林中的野鸟。散:散失、离散。
空余台下月:意思是空余下台上的明月,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千载属渔人:千载:千年;属:归属;渔人:打鱼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姜太公持竿垂钓的羡慕之情,又感叹自己不能事主立功,只能空守钓鱼台,抒发了诗人功业无成的抑郁心情。全诗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言近旨远,耐人寻味。
起句“不会持竿意”,点明自己没有像姜太公那样持竿去钓鱼之意,而是安于善养身体。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慨叹。因为自己既不能如姜太公般功成名就,也就无法与那些为国为民的贤臣良将相比。
颔联“何如事天子,就削汉功臣”,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之情。他感叹自己既然不能像姜太公一样辅佐汉高祖打天下,那么就只能选择侍奉汉高祖,成为他的谋士和助手。然而,他的命运却如同汉初的功臣们一样悲惨,最终被刘邦所猜疑,被迫自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
颈联“乱木凋云际,幽禽散水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只见乱木凋零,云彩飘散在天际;幽禽散失在水边。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凄清而孤寂的画面。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环境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空馀台下月,千载属渔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意味着虽然自己身处台旁,但也只能欣赏那轮孤月;而那些千载以来的渔人,却可以自由地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