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卧茅檐下,怡然八十春。
竟无衾覆首,惟有钟随身。
赙吊稀来客,封崇托外亲。
自言坟出贵,后必产奇人。

【注释】

①林山人:诗人的朋友,字不详。“僵卧”句:言自己因病卧于茅屋檐下,身体僵直,八十岁高龄。“怡然八十春”:指年老体健,精神愉快。“竟无”两句:说没有被子可以盖头,只有钟(铜壶)随身。钟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赙吊”三句:言朋友去世后,前来吊唁的人稀少,亲友们也很少来探望慰问,只留下一个外亲(即妻子的兄弟)在世为伴。“自言”两句:说自己坟地中葬着一位显贵的祖先,将来必定有出奇才的人出现。“坟出”、“贵”:《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之父死后葬在邯郸之东武遂,其坟出土时,有帛书一封,上写《主父偃》五篇。

【赏析】

《哭林山人》,唐人张籍作。此诗首联写诗人卧病在家、身患不支的情形;颔联写自己无衾覆首,只有铜钟随身;颈联写友人去世后门可罗雀,亲友罕至;尾联写友人坟地中葬着一位显贵的祖先,将来必出奇才之人。

这首诗以“哭”为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写的是悼亡之词,实际上作者却借吊唁友人之机,倾诉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友人墓地风水的迷信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预感和希望。因此,“哭”并非实哭,而是假哭。《哭林山人》诗就是如此,诗人表面上在哭泣友人不幸夭亡,实际上是借哭悼友人而抒写自己的哀痛之情。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卧病在床、形销骨立的情景;中间四句写自己无衾覆首,只有铜钟随身;最后两句写友人去世后,无人来吊唁,只有外亲在世。全诗虽无一字提及友人之死,但通过一系列描写,使读者自然联想到友人已经死亡。这是一首构思巧妙、寓意深微、感情真挚、语言质朴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