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孝皇初,悽然四纪馀。
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
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
一梦孝皇初,悽然四纪馀。
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
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
注释:
挽水心先生二首:这里指杜甫。水心先生,即李适之说,自己号水心居士。二首,指《七歌》诗中“三叹”以下六首,为杜甫所作,故称。一梦: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天,在灵州病重。当时灵武守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因军情紧急而无暇顾及杜甫,使他陷入极度的悲愁和孤独之中。这年秋,杜甫病愈后离开灵武,经云中郡赴长安。途中作此组诗,追忆与李白、高适等交游之始末,抒发人生无常之感。凄然:凄凉的样子。四纪:四年。纪,十二年为一纪。诗人用“四纪”,意谓自开元二十三年(735)与李白相识至此,共十四年。凄然四纪余:即“凄然四纪”的倒装句式,意思是“凄然四纪”。古人说:“三年之丧,称‘期’者。”又云:“三年之哀,称‘期’者,以未终三年也。”“四纪”亦称“期”,“四纪馀”即“期馀”,意即“四纪之余”。
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
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
注释:
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这里指僻远荒凉的地方。《汉书·龚遂传》:“民有相让产,它家兼少,则独拜其家。”师古注:“今人云:‘居下曰散地。’言其去都城远也。”按:杜集所载诸诗中,此两句皆作“国无人知我,天下谁复宗”;又云:“国无人知我。”是“居下”作“国”,盖避讳之故也。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
乌虖:语助词,无义。传万世:流芳万代。古代传说中说:“大禹治水有功,孔子生时有祥云绕屋三日不散。”后世遂有“万世之圣”的典故。这里借喻杜甫的伟大业绩。矫:矫正。玄虚:玄妙虚无。这里指道家的虚无主义。
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
注释:
乌虖:语助词,无义。传万世:流芳万代。古代传说中说:“大禹治水有功,孔子生时有祥云绕屋三日不散。”后世遂有“万世之圣”的典故。这里借喻杜甫的伟大业绩。矫:矫正。玄虚:玄妙虚无。这里指道家的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