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事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
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注释:
去岁,去年。雕阑,雕刻花纹的栏杆。委,放置。苔,青苔。事,侍奉、照料。叶瘦,叶子变得细长。君能,指邻人。调护,养护。隶人,仆人。挑蠹,挑除蛀虫。巡千匝,走遍。稚子,小孩。浇泉,浇水。耘小圃,耕种小块田地。地荒,土地荒芜。终恐,恐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邻居兰花的生长状况,表达了作者对邻居的感激之情。
首句“两盆去岁共移来”,描述了去年将两盆兰花从别处移至此地的情景。这里的“移”字,暗示了作者与邻居之间因兰花而产生的亲近感。
次句“一置雕阑一委苔”,则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安置情况。兰花被放置在雕花栏杆旁边,旁边则是青苔覆盖的土地。这里的“雕阑”和“苔”都是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写,同时也反映了兰花与主人的关系。
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如何精心照料兰花,以及邻居如何帮助兰花生长,表现了自己与邻居之间的和谐关系。如“我拙事持令叶瘦”,“我拙”表示自己笨拙,但仍然努力照顾兰花;“令叶瘦”则暗示了作者对兰花的关爱。而“君能调护遣花开”则赞美了邻居的技艺高超,能够使兰花盛开。这两句话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又展现了他对邻居技艺的认可和赞赏。
第三句“隶人挑蠹巡千匝”,描绘了仆人挑除蛀虫的情况。这里的“隶人”指的是仆人,“挑蠹”则是他们的职责之一。这句诗既体现了邻里关系的和谐,也展现了仆人勤劳的品质。
第四句“稚子浇泉走几回”,则是描述孩子浇水的场景。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孩子天真活泼的形象,还表现了邻里间温馨和谐的氛围。
最后一句“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邻居种植兰花的想法。这里的“亦欲”表示诗人的意愿,“效颦”则是模仿邻居的动作,“耘小圃”则是种植兰花的具体行动。然而,由于土地荒芜,诗人担心花费过多的精力和资源后,最终无法取得成功。这反映了诗人对邻居技艺的认可,以及对邻里关系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邻居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邻里关系的珍视和对邻居技艺的赞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邻里形象,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