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枯砚燥自伤悲,文体全关气盛衰。
倚马纵难挥万字,骑驴尚足课千诗。
奉盘谁可推盟主,撼树人方谤老师。
疑有更深于此者,入山十载试精思。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愤激。
“笔枯砚燥自伤悲,文体全关气盛衰。”首联两句点明题意,抒发了诗人因政治黑暗而产生的忧国忧民之悲。笔枯砚燥自伤悲,用典自《晋书·陆机传》“每有美文,常废书而叹曰:‘时乎!时乎!’至中夜,乃命仆登床,以纸如泥,遂竟一篇”句。文体全关气盛衰,用典自《汉书·扬雄传》“其文章县象天则,虽当世宿儒,弗能易也”句。“气盛”,指文章写得气势磅礴;“气衰”,指文章写得平庸无力。这四字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一种总的评价,表明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以及他的创作原则。
“倚马纵难挥万字,骑驴尚足课千诗。”颔联两句进一步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慨之情。倚马:倚靠在马上。形容写作迅速,挥洒自如,不受束缚。“骑驴尚足课千诗”意思是:骑着毛驴,还可以写出一千篇诗歌。这两句既表明了诗人的才华和努力,又表现出他的苦闷、愤恨和无奈。
“奉盘谁可推盟主,撼树人方谤老师。”颈联两句进一步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慨之情。奉盘:指献纳意见。谁可推盟主,意思是:谁能担当起举荐人才的大任?撼树人方谤老师,意思是:那些诽谤的人,正是那些在背后动摇、破坏别人声誉的人。这两句进一步说明,诗人之所以怀才不遇,并不是由于自己的无能或不贤良,而是由于那些诽谤和打击的人所造成的。
“疑有更深于此者,入山十载试精思。”尾联两句进一步抒写自己怀才未遇的苦闷和愤慨之情。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怀疑还有比这更深的原因呢!于是,我决定进入深山,十年来,专心思索,寻找出路。
【答案】
自警(自我勉励)
笔枯砚燥自伤悲,文体全关气盛衰。
倚马纵难挥万字,骑驴尚足课千诗。
奉盘谁可推盟主,撼树人方谤老师。
疑有更深于此者,入山十载试精思。
译文:
笔头干涩砚台干燥,自己感到悲伤,文章的文体与气势的盛衰密切相关。
倚靠在马上挥毫疾书固然很难,但即使这样也足够完成一万篇文章。
骑着毛驴尚且可以写出许多诗歌,难道就不能承担起举荐人才的使命吗?
诽谤的人正是在背后破坏别人声誉的人。
怀疑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因此我决定进深山十年去专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