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讽攀翻到月斜,众惊奇宝聚贫家。
高才盍视宫中草,退士聊看屋角花。
未必园丁谙树性,更愁墨客笑姜芽。
画堂金鼎熏兰麝,岂有天然韵可夸。

【注释】

太守林太博:指林逋。林逋,字君复,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隐士。

瑞香花:一种名贵的花。相传此花有香气,故名“瑞香”。

吟讽攀翻:形容吟咏欣赏。吟讽,吟咏、吟诵;攀翻,翻弄、抚摸。

宝聚贫家:比喻才高的人聚集在贫苦之家。

高才:才能高的读书人。盍:何不。视宫草:比喻才高的读书人应该像皇帝的宫廷里生长的草一样得到重用。

退士:退居闲职或隐居不仕的人。聊看屋角花:比喻隐居者应看屋角上的花。

姜芽:生姜的嫩芽。姜芽虽小,却能发芽成长。这里用姜芽比喻才气不高而未被重用的读书人。

画堂金鼎熏兰麝:指王公贵族家中豪华的生活和奢侈的生活方式。

天然韵:自然的韵味。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诗。前二句赞颂林逋之高洁品格及才学,后二句讽刺权贵们对山林隐逸者的轻视。全诗语言简练,内涵丰富。

首联“吟讽攀翻到月斜,众惊奇宝聚贫家。”以“宝聚贫家”比喻才高的人聚集在贫苦之家,突出诗人对林逋的仰慕之情。

颔联“高才盍视宫中草,退士聊看屋角花。”用典,“盍”、“聊”二字都表示委婉的语气,表明诗人认为隐居者应该像屋角上那朵不起眼的小花一样,虽然默默无闻但却能顽强地生长。诗人用此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颈联“未必园丁谙树性,更愁墨客笑姜芽。”是说未必园丁知道树的特性,更担心那些喜欢嘲笑别人的人讥笑自己的才华。

尾联“画堂金鼎熏兰麝,岂有天然韵可夸。”诗人用“画堂金鼎熏兰麝”,“岂有天然韵可夸”来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