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宗所产必人英,久见诸贤说父兄。
荀氏晚添文若出,杨家又有敬之生。
进堪负荷斯文责,退亦流传后世名。
身老荒村无可恨,独于佳友尚关情。
【注释】
华宗:指世代显赫的家族。英:才华出众的人。文若:文章才气如文才之子。荀氏:指东汉末年荀彧。杨家:指三国时代杨修、杨修之侄杨修。敬之: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赏析】
《送汤伯纪归番阳》这首诗是作者送别一位朋友回乡时所作的。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友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他未来前途的美好祝愿。
首先来看第一句:“华宗所产必人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出自华族的人一定是有才能的。这里的“华族”是指世代显赫的家族,而“所产”则是指这个家族中的人。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出自华族的人一定是有才能的。这既是一种赞誉,也是一种鼓励。在古代社会,出身高贵的家庭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因此,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位友人的赞赏和鼓励。
接着看第二句:“久见诸贤说父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长时间看到各位贤达谈论我父亲和兄长。这里所说的“父兄”指的是作者的父亲和兄长,他们是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他人生中的重要导师和榜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然后是第三句:“荀氏晚添文若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荀氏后来出现了文才之子。这里的“文若”指的是荀彧,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这句话表达了对荀彧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文才之子的期望和祝愿。
接下来是第四句:“杨家又有敬之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杨家又出了一个敬之。这里的“敬之”指的是王羲之,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这句话表达了对杨家和王羲之的赞美和尊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两位杰出人才的关注和钦佩。
第五句:“进堪负荷斯文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您有足够的才智来承担这份文化使命。这里的“斯文之责”指的是文人墨客的责任和使命,即创作文学作品、传承文化知识等。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期望和嘱托,希望他能继续为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最后一句:“退亦流传后世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退隐,也会留下传世之名。这里的“传”字表示传承、流传,而“世名”则是指世人的美名和声誉。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位朋友未来成就的期许和祝福,希望他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成为一代名家。
整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学问和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和相互鼓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