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君抱送当秋晚,手种寒葩占断清。
伯始厚颜贪饮水,灵均满腹饱餐英。
要须晚节分香臭,宁与朝华角悴荣。
父老方夸琴调古,未应高兴慕渊明。

诗题释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的五言古诗《题罗亨祖丛菊隐居》。

  1. 第一句:令君抱送当秋晚,手种寒葩占断清。
  •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令君子(可能是罗亨祖)在秋日的傍晚将一株菊花送给了某人(很可能是郑畋),并亲手种植了这株菊花。“手种寒葩”指的是亲自种植的寒露时节的菊花。这里的“寒葩”是指秋季开放的花朵,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占断清”则表示这株菊花非常引人注目,甚至可以说是独占鳌头,无人能及。
  1. 第二句:伯始厚颜贪饮水,灵均满腹饱餐英。
  • 注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罗亨祖的菊花及其主人的性格特点。“伯始厚颜”可能指的是罗亨祖自己,因为“厚颜”通常用来形容脸皮厚或不知羞耻的行为。“贪饮水”则可能是指罗亨祖对水的渴望或对生活的贪婪态度,但在这里更可能是用来反讽地表达他的性格特征。至于“灵均”,这里指屈原,屈原以忠诚、爱国而著称,因此这一句可能是在赞美罗亨祖的品格。而“饱餐英”则形容罗亨祖能够充分享受自然之美,包括他的菊花。
  1. 第三句:要须晚节分香臭,宁与朝华角悴荣。
  • 注释: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罗亨祖晚年生活品质的看法。“要须晚节分香臭”意味着一个人在晚年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香臭”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名声或成就,而“晚节”则是指晚年时期。“宁与朝华角悴荣”则表达了宁愿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也不要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这里的“朝华”可能指的是早晨盛开的花朵,暗指年轻时的辉煌;而“悴荣”则是形容衰败与兴盛。
  1. 第四句:父老方夸琴调古,未应高兴慕渊明。
  • 注释:这两句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罗亨祖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父老方夸琴调古”说明当地的长辈们喜欢听罗亨祖弹奏古老的琴曲,以此来欣赏和怀旧。“未应高兴慕渊明”则表达了虽然罗亨祖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但他并不是因为音乐而受到尊敬和喜爱,而是因为他的整体人格和才华。这里的“渊明”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以隐逸的生活方式和高洁的品格而闻名。
  1.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罗亨祖的菊花的描述和对其人的评价,展现了一个既注重物质需求又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对比罗亨祖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强调了他在晚年依然能够保持高洁品质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音乐的热爱,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既有对自然美的赞颂,又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艺术和道德的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