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不成丹死不休,岂知岁月竟悠悠。
老于蒙叟仍黄馘,丑似弥明亦结喉。
尚隔蓬莱三万里,浪云椿树八千秋。
暮年却羡邻儿黠,阿母蟠桃也去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年前已作遂不重说倡”
注释:听到青蛙在叫,于是作者创作了一首题为《八老诗》的诗。他模仿前人的作品,也写了一首。这首诗中有三首是关于我的,所以我没有重复写。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己创作能力和人生经历感慨的诗歌。通过“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受到了前人创作的启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我创作的自信。而“遂不重说倡”则表明了他不想再重复这样的创作,而是希望能够有新的突破。
第二句:“炼不成丹死不休,岂知岁月竟悠悠。老于蒙叟仍黄馘,丑似弥明亦结喉。”
注释:我尝试炼制仙丹却无法成功,但我却不知道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漫长。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着一种黄褐色的面孔,就像蒙老先生一样;虽然丑陋,但也像弥明公那样结着喉咙。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衰老和外貌变化的无奈和自嘲。通过“炼不成丹死不休”来比喻自己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未能实现,反而感叹岁月的无情。而“老于蒙叟仍黄馘”则描绘了作者的面容苍老,但仍然保持着坚韧的精神风貌。而“丑似弥明亦结喉”则以夸张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形象与弥明公相似,都是口结喉,形象丑陋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第三句:“尚隔蓬莱三万里,浪云椿树八千秋。”
注释:虽然我离蓬莱仙境还有三万里的距离,但我希望它能持续八百年的寿命。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尚隔蓬莱三万里”来暗示自己距离理想的境界还有很长的距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浪云椿树八千秋”则是表达了自己对于长寿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像椿树一样长久地存活下去。
第四句:“暮年却羡邻儿黠,阿母蟠桃也去偷。”
注释:在晚年的时候,我却羡慕那些聪明的邻居孩子,他们能够偷偷地吃阿母的蟠桃。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无奈和羡慕。通过“却羡邻儿黠”来表现了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希望能够有聪明的邻居孩子那样的能力。而“阿母蟠桃也去偷”则是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有机会品尝到阿母的蟠桃。
整首诗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自己过去成就的自豪、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