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已离韝马释骖,弇州西畔大槐南。
酢梅难比奉宸杏,病橘本非供御柑。
怕向道旁逢醉尉,底须帐里著髯参。
细听檐溜谐宫徵,床下安知斗蚁酣。
注释:
又即事四首
鹰已离韝马释骖,弇州西畔大槐南。
酢梅难比奉宸杏,病橘本非供御柑。
怕向道旁逢醉尉,底须帐里著髯参。
细听檐溜谐宫徵,床下安知斗蚁酣。
赏析:
《又即事四首》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共四首。此诗写于他谪居茂陵时。前三首以物为喻,抒发自己被贬之后的处境和心情;最后一首则通过“檐溜”与“蚁酣”的对比,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鹰已离开笼头,马解除缰绳,说明作者已经离开了官场和权力中心;大槐树在弇州西畔,暗示了作者的流放之地。后三句则通过比较、反问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遭遇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首句“鹰已离韝马释骖”,意为鹰已离开笼头,马解除缰绳。这一句通过描绘鸟儿自由飞翔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和决心。然而,第二句“弇州西畔大槐南”突然转折,说明作者已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第三句“酢梅难比奉宸杏,病橘本非供御柑”中,“酢梅”是指陈年的醋梅子,而“奉宸”则是皇帝所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作者所处的环境与曾经的皇宫相比,显得更加荒凉冷清。同时,“病橘”则是指那些因为生病而无法食用的橘子,而“供御柑”则是供皇帝享用的柑橘果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遭遇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第四句“怕向道旁逢醉尉,底须帐里著髯参”,意为害怕在路上遇到喝醉酒的官员,也不愿在帐篷里与那些穿着胡须的官员们交谈。这句诗通过比喻和反问的方式,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最后一句“细听檐溜谐宫徵,床下安知斗蚁酣”,意为仔细聆听屋檐上滴落的水声如同乐曲中的宫调一般和谐悦耳,却不知道那些躲在床下的蚂蚁正在激烈地争斗着。这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物与人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