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翁岁晚朋从绝,细读高文面发惭。
士贵切磋宁独学,僧虽苦硬有同参。
名堂盖取伦之五,开径那无益者三。
见说户庭来不拒,傥分半席待樗庵。
【注释】
- 须友:这里指交友,结伴。
- 病翁:年老的读书人。
- 细读:仔细阅读。
- 面发惭(kāng):脸上露出惭愧的神情。
- 士贵切磋:士人以切磋为贵。
- 僧虽苦硬:僧人虽然坚毅刚强。
- 开径:开辟小径。
- 名堂:命名的庭院。
- 见说:听说。
【赏析】
徐仲晦,名不详,号樗庵,是南宋诗人徐玑的朋友(见《四朝闻见录》卷七),此诗是他寄给好友徐玑的题赠之作。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自己因疾病而不能与人结交,后四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敬慕。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同席而坐的愿望。
首联“病翁岁晚朋从绝”,点明自己生病,因而朋友疏远,没有往来。“病翁”二字,既点出自己年老体衰,又暗含自己因病不能交游,因此感到孤独寂寞。“岁晚”二字,写出了时局动荡不安,自己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因而只能独居一室,闭门不出。“朋从绝”三个字,说明朋友已经疏远了,再也无法往来。这是第一层意思。
颔联“士贵切磋宁独学”,指出了士人应该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的道理。“士贵”指的是有志之士,他们应该珍视自己的才华和地位。“宁独学”则强调了士人应该互相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切磋和交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境界。这是第二层意思。
颈联“僧虽苦硬有同参”,则是在赞美僧侣们的精神风貌。“僧虽苦硬”指的是僧侣们坚韧不拔、刻苦修行的精神品质;“有同参”则是指他们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佛理、共同修行。这是第三层意思。
尾联“名堂盖取伦之五”,则是在赞美友人的学问和才华。“名堂”指的是友人命名的庭院,也象征着他的学识和才华。“盖取伦之五”则是说友人在学问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了后世学者的楷模。这是第四层意思。
最后两句“开径那无益者三”,则是在表达自己希望与友人同席而坐的愿望。“开径”指的是开辟一条通往庭院的小径;“那无益者”则是指那些无用之物或无足轻重的事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这是最后一层意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自身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