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忝开元供奉班,君恩全护放还山。
诸公纵欲俎豆汝,老子安能笔砚间。
试拂毛锥嗟已秃,便扶灵寿亦何颜。
回头猿鹤休相笑,犹胜周颙去不还。
【解析】
题中要求赏析的是诗的末句。“回头猿鹤休相笑,犹胜周颙去不还”,意思是说,即使我像猿、鹤那样被放逐,也比周颙那样的隐遁者要好得多。周颙是东晋名士,隐居于会稽剡溪口,自号“支遁”。他因不愿出仕而辞官。这两句的意思是:即使是像我这样的被贬之人,也胜过那些不肯出来做官的人,更何况是周颙呢?作者以猿、鹤自况,表示自己虽被放逐,但并不后悔,因为这样才符合他的性情。最后一句“犹胜周颙去不还”与首联的“诸公纵欲俎豆汝”,以及尾联的“犹胜周颙去不还”遥相呼应,表明作者决不为五斗米折腰,宁可退隐林泉,不愿在权贵面前卑躬屈膝。
【答案】
译文:曾忝居开元时期供奉皇帝身边的班位,皇帝恩典保全了你的性命让你回山。各位大臣纵有高官厚禄,也要把你们这些小官们当祭品来供奉;老兄您怎么能够再在笔墨之间消磨岁月呢?试一拂毛笔叹已秃,便扶灵寿树也无颜。回首间猿鹤都不再嘲笑你,还是胜过周颙那样去而不返的隐士啊。
注释:
①杂兴:指即景抒怀的小诗。
②忝:辱;愧。
③君恩:指皇帝的恩德。全:保全。
④诸公:诸位大臣。俎豆: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礼器,引申为祭品。这里泛指高位。
⑤老子:指诗人自己。安能:怎么能够。笔砚间:指文坛或书斋里。
⑥试拂:试着擦拭。毛锥子:指用来写作的毛笔。杜甫晚年好作诗,常用“毛锥”来形容笔。嗟:感叹词。已秃:已经磨秃。
⑦灵寿:传说中的树木名,可作杖材。何颜:还有什么脸面。
⑧周颙(yōng):东晋人,隐居于会稽山,自号支遁。他因不愿出仕而辞官。周颙去不还:周颙隐居不出,终老山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唐玄宗的《杂兴》组诗中的第六首。此诗前两联说自己虽然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和宠信,却始终未被重用,因而心怀不满。后两联则写自己虽然被罢官,但并不后悔,因为这样可以保持自己的清白,也可以在山水田园间自由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