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苔满意上庭除,应为新来客屦疏。
老圃宁无螬半李,贫家尚有鼠馀蔬。
身光退士吟招隐,儿劝尊公赋遂初。
已与山灵盟歃了,龙钟断不就安车。
注释:
杂兴十首,组诗。
苍苔满意上庭除,应为新来客屦疏。
老圃宁无螬半李,贫家尚有鼠馀蔬。
身光退士吟招隐,儿劝尊公赋遂初。
已与山灵盟歃了,龙钟断不就安车。
赏析:
这是一组描写隐居生活的五言绝句,每首都以隐居生活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一首“苍苔满意上庭除,应为新来客屦疏。”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苍苔覆盖着庭院,显得十分清新。诗人想象新来的客人因为鞋子太松而踏破了苍苔。这里的“苍苔”和“新来客”都是画面的主体,而“满意”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喜爱和欣赏。
第二首“老圃宁无螬半李,贫家尚有鼠馀蔬。”描述了农夫的艰辛生活,虽然家中只有半个成熟的李子和一些剩余的蔬菜,但这些都足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里的“老圃”和“贫家”都是画面的主体,而“螬半李”和“鼠馀蔬”则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写照。
第三首“身光退士吟招隐,儿劝尊公赋遂初。”描绘了隐居者的生活,他们吟诵诗歌来寻找心中的宁静,孩子们则劝父亲也像他们一样去隐居。这里的“退士”和“儿劝尊公”都是画面的主体,而“吟招隐”和“赋遂初”则是对隐居者的写照。
第四首“已与山灵盟歃了,龙钟断不就安车。”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定信念,他已经和山神达成了盟约,不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这里的“山灵”和“龙钟”都是画面的主体,而“盟歃了”和“就安车”则是对隐居者的写照。
第五首“已与山灵盟歃了,龙钟断不就安车。”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已经和山神达成了盟约,不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这里的“山灵”和“龙钟”都是画面的主体,而“盟歃了”和“就安车”则是对隐居者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