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舛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
孔墨达观无异道,触蛮角立有争端。
壁中科斗经传写,瓮里醯鸡味笔残。
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
【注释】
古书舛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
孔墨达观无异道,触蛮角立有争端。
壁中科斗经传写,瓮里醯鸡味笔残。
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共十句。诗人通过描绘古代与近代两种不同的治学方式,表达了自己“以古为鉴”的观点。全诗语言平实,寓意深刻。
首联“古书舛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意思是说,古代的书籍有很多错误,而新的理解又很难做到完美。这是对古人治学的总结,也是对今人治学的批评。
颔联“孔墨达观无异道,触蛮角立有争端”,意思是说,孔子和墨子的思想虽然不同,但都是达观的;而触蛮则因为坚持己见,导致了争端。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警示。
颈联“壁中科斗经传写,瓮里醯鸡味笔残”,意思是说,墙上的甲骨文虽然经过刻写,但已经模糊不清;瓮中的醯鸡骨头,虽然经过烹煮,但味道已经消失。这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的担忧,也是对现代文化的忧虑。
尾联“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意思是说,老子在晚年才看清了真相,因此不再阅读书籍。这是对老子的赞美,也是对现代人的启示。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