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翁仕不至丞郎,名节能流百世芳。
穷巷号为通德里,旧书藏在善和坊。
古楹日敝加丹刻,老柏年深益黛苍。
太守怀贤崇教化,乡先生盍祭于乡。

注释:

太守宋监丞新三先生祠刊二刘遗文以二诗纪实

两翁仕不至丞郎,名节能流百世芳。

穷巷号为通德里,旧书藏在善和坊。

(太守宋监丞)在新建的三先生祠中刊刻了二刘(指东汉末年的两位隐士,刘歆、刘向父子)的遗文,用两首诗来记述此事;

(两翁)指的是二刘;

仕不至丞郎,名节能流百世芳。

指二刘虽然未官至丞、郎这样的高官,但他们的才能和名声却能流传百世;

穷巷号为通德里,旧书藏在善和坊。

在偏僻的小巷里被称为“通德里”,而旧书则收藏在“善和坊”;

古楹日敝加丹刻,老柏年深益黛苍。

古老的楹柱因时间久远而剥落斑驳,但老柏树因历经岁月而更显苍翠;

太守怀贤崇教化,乡先生盍祭于乡。

太守怀恋贤者并尊崇教化,那么乡村中的先生们也应该在各自的乡间进行祭祀。

赏析:

此诗是一篇记事抒情的七言律诗,记录了宋监丞新建三先生祠刊刻二刘遗文的事,表达了对二刘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具体描绘景物和人事,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