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南来蜂出窠,裔夷谋夏欲如何。
传闻挞览毙一矢,惊走单于骑六骡。
匹马只轮番部曲,寸天尺地汉山河。
晋公幕府多名士,不欠寒儒作凯歌。
《淮捷一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释义及其翻译:
- 首句:“扫地南来蜂出窠。”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形象地比喻了敌人的入侵。通过“扫地”和“蜂出窠”两个动词的使用,诗人表达了敌人如同蜜蜂般蜂拥而出,势如破竹地侵占领土。
- 次句:“裔夷谋夏欲如何。” 这句诗表达了对敌人侵扰的不满和担忧。”裔夷”指的是外族或异族,而“谋夏”则暗示了他们试图取代华夏的意愿。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外来威胁的警觉和对未来可能冲突的忧虑。
- 第三句:“传闻挞览毙一矢。” 这里的“挞览”可能是某种军事策略的代称,但更可能的是“打箭手”的一种谐音。这句诗意在表达尽管敌人英勇善战,但终究无法抵挡正义之师的攻击。
- 第四句:“惊走单于骑六骡。” 此句描绘了一幅敌军被击退后的场景,突出了战斗的残酷与激烈。”单于”是古代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在这里象征着侵略者。而“骑六骡”则进一步强调了敌人的多面性和力量。
- 末句:“匹马只轮番部曲。” 这句诗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局势和战斗的激烈程度。”匹马”和”只轮”都是数量词,这里用以形容战斗的短暂和激烈。”番部曲”可能指的是军队的编制或战术部署。
- 全诗翻译: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思考和对胜利的渴望。它不仅仅是对军事行动的描述,更是对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敌我双方的分析,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平、正义和民族团结的追求。
《淮捷一首》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战争与和平,以及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