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懒尤于笔砚疏,难陪骑省赋闲居。
去周柱下谁为史,传邺侯家尚有书。
台馈不烦公粟肉,户租难办客车鱼。
侧旁万一邻堪买,便拟诛茅近太初。
【注释】:
次韵二首:第二篇的诗。次韵,即和韵,指和他人诗时用别人的诗句,自己再创作一首。二首,指两首诗。
老懒尤于笔砚疏:年纪老了,更加懒惰了,更不愿意在笔砚上花心思。
难陪骑省赋闲居:难以陪伴皇帝的秘书(中书省)去赋闲在家。骑省,是皇帝的秘书省,简称为“骑省”。赋闲,指不工作。
去周柱下谁为史:离开尚书省(周柱下,这里指代周王朝)。谁为史?谁是历史学家?
传邺侯家尚有书:传说邺城侯家的藏书还很多。邺侯,指三国时代的曹植,字子建,封爵为陈王。
台馈不烦公粟肉:朝廷的馈赠不用你自己掏钱买粮食、买鱼肉。台馈,指朝廷的馈赠。
户租难办客车鱼:家中的赋税很难筹措到购买客车鱼肉的钱。户租,是百姓向官府缴纳的税。
侧旁万一邻堪买:旁边如果有一个邻居,他的房子可以卖掉,用来凑齐购置客车的钱。
便拟诛茅近太初:打算在靠近太初殿的地方盖房,准备在那里隐居。太初殿,是东汉皇宫中的正殿。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春因避“安史之乱”避难华川县,作此诗寄给友人韦之晋的,诗中表达了他当时困顿潦倒的生活状态及与友人相慰之情。全诗以“次韵二首”为题,分上下两首,内容相对独立,但又彼此关联,互为补充,相互呼应,体现了杜甫诗歌的严谨结构。
上篇主要写诗人对世事的态度和处境,下篇主要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感情真挚,思想深刻,语言质朴,风格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