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自是里名儒,箴史遗言幼染濡。
设馔礼如初作妇,貤封谊不忍先姑。
色丝尤妙于前制,彤管从删以后无。
一事可纾存没恨,即今丹穴有双雏。

第一首:

乃翁自是里名儒,箴史遗言幼染濡。

设馔礼如初作妇,貤封谊不忍先姑。

注释:乃翁(指妻子的父亲)自是里名儒,即妻子的父亲是一个有才学的儒者;箴史:以《诗经》等史书为戒,这里指妻子的祖父曾以史实来教训过自己,所以自己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品德;设馔:古代女子出嫁时,娘家送亲家一些食物和酒肉,叫做“设馔”。这里指妻子的娘家人送来食物表示祝贺;礼如初作妇:这里的礼是指女儿出嫁时娘家所赠的聘礼和礼物,“如初”是指这些聘礼和礼物如同当初一样,都是按照规矩来的;貤封谊:这是古时的礼节,意思是说,丈夫在娶妻的时候,要向女方家里赠送聘礼,以示尊敬。这里指的是妻子的父亲对儿子的婚姻非常重视,希望他能够娶一个好妻子。不忍先姑:不忍心让父亲先走,因为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妻子的父亲是一位儒者,他曾经用《诗经》等史书来教育自己的儿子,使他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当他的儿子结婚时,他的娘家人送来了聘礼和礼物,这体现了他对儿媳的尊重和对儿子婚姻的重视。

第二首:

色丝尤妙于前制,彤管从删以后无。

注释:色丝:指新娘身上的装饰品,如红色腰带、红色的头饰等。这些装饰品都代表着新娘的美丽和幸福。从前的制度是这样的,后来就不再有这样的制度了。彤管:红色笔管,用来书写或绘画。这里的“从删”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书法风格或者画法。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婚礼习俗变迁的看法。他认为,以前人们会用《诗经》来教育儿子,现在则不再如此了。而新娘的装饰品也从红色腰带、红色头饰变为了其他形式。这种变化可能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