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共学久相于,中道如遗忽弃予。
韫椟而藏机不密,窃钩虽小法当诛。
匹夫有罪因怀璧,象罔无心偶得珠。
戒饬家僮严护守,即今鼠子巧穿窬。

【注释】

余:我。小端砚:指小砚台。失之经年:丢失了一年。忽在常卖人手中:突然在常卖的人手里。以钱赎归:用钱赎回。纪实二首:(作者)写两首诗。记录这件事。

几(jī)年共学久相于:几年共同学习,相互交往。

中道如遗忽弃予:中途好像把砚台丢掉了,忽然把它抛弃给我了。

韫椟而藏机不密:把砚台放在木匣里,但是匣子里的机关没有严密地锁好。机:机关。

窃钩虽小法当诛:偷钩虽然很小,但按法律应该制裁。钩:古代称钱币为钩,这里比喻金钱、财物。

匹夫有罪因怀璧:一个普通人犯了罪,因为他有玉璧,所以担心被处死。匹夫:普通人。因:因为。

象罔无心偶得珠:象罔没有目的,偶然得到了玉璧。象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兽名,传说这种兽没有眼睛。

戒饬家僮严护守:告诫家中仆人要严加看守。戒饬:告诫。

即今鼠子巧穿窬:现在盗贼们巧妙地钻墙洞。今:现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记述自己多年收藏的小端砚失而复得的故事。诗中通过砚台这一物品,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诚与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处理事情时的一种谨慎态度。

首联“几年共学久相于,中道如遗忽弃予。”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同学习的时光,那些日子里,两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然而,就在他们关系变得融洽的时候,一件小小的失误让他们的关系出现了裂痕——砚台竟然在中道之间如同遗忘一般被抛弃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诗人感到既惊讶又失望。

颔联“韫椟而藏机不密,窃钩虽小法当诛。”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导致这一变故的原因。原来,砚台被藏在木匣里后,匣子里的机关并没有被严密地锁好,这就给了盗贼可乘之机。诗人用“窃钩虽小法当诛”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即使是微小的违法行为也应该受到制裁。这也反映了诗人在处理事情时所持有的严格和认真的态度。

颈联“匹夫有罪因怀璧,象罔无心偶得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故事的发展。一个普通人因为拥有玉璧而担心被处死,而象罔则因为偶然得到了宝玉而感到幸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与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戒饬家僮严护守,即今鼠子巧穿窬。”诗人总结了这次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教训,告诫家中仆人要加强看管和守护,以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这既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对友人的提醒和关心。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小端砚失而复得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在对待朋友和处理事情时的谨慎和认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