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来矻矻相亲附,扬去频频入梦思。
盗璧相争笞掠汝,窃弓子笔亦诛之。
偿金在我宁从厚,拜石为兄苦好奇。
待唤良工镌砚背,偷儿携出有人知。
这是一首纪实诗,描述了诗人在失物后寻找的过程。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
得来矻矻相亲附:这句话描述的是诗人在失物后的焦急和焦虑。”矻矻”是形容人非常努力的样子,而”亲附”则是指紧紧相随的意思,这里指诗人对小端砚的深深眷恋。
扬去频频入梦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丢失的小端砚的思念之情。”扬去”是指小端砚被带走,而”入梦思”则是说这种思念深深地进入了他的梦想之中。
盗璧相争笞掠汝:这句话描绘了盗贼之间的斗争和掠夺。”盗璧”是比喻盗贼偷取财物的行为,”相争笞掠汝”则是说这些人为了夺取财物,竟然使用暴力相互争斗。
窃弓子笔亦诛之: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盗贼的残暴行为。”窃弓子笔”也是比喻盗贼的行为,”诛之”则是说这些人因为这样的行为而被惩罚。
偿金在我宁从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归还小端砚的决心。”偿金”是指支付钱财以赎回小端砚,而”我宁从厚”则是说诗人宁愿付出更多的代价也要把小端砚找回。
拜石为兄苦好奇: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于石头的喜爱和珍惜。”拜石为兄”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表示诗人对石头的尊敬和珍视,而”苦好奇”则是说他对于这种珍视的态度感到好奇。
待唤良工镌砚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雕刻小端砚背的意愿。”待唤良工”是指等待有手艺的人来雕刻小端砚背,而”镌砚背”则是说雕刻的过程需要精心细致。
偷儿携出有人知:这句话描绘了盗贼将小端砚带出的场景。”偷儿携出”是指盗贼带着小端砚离开了,而”有人知”则是说这个行为被其他人看到了。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失物后寻找的过程,以及他对小端砚深深的眷恋和珍视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状况,即盗贼横行,人们的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