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倦逢迎揖客稀,上人乃肯顾柴扉。
愧无林下茶瓜待,忽有空中杖锡飞。
师瘦能吟无本句,吾穷难赠大颠衣。
此行不枉观南海,探得珊瑚满载归。
赠天台通上人
老倦逢迎揖客稀,上人乃肯顾柴扉。
愧无林下茶瓜待,忽有空中杖锡飞。
师瘦能吟无本句,吾穷难赠大颠衣。
此行不枉观南海,探得珊瑚满载归。
注释:
- 《赠天台通上人》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
- “老倦逢迎”形容诗人因年老而感到疲倦,很少有人前来拜访他,“揖客稀”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
- “上人乃肯顾柴扉”表达了道士对他的尊重和关照,即使是在诗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 “愧无林下茶瓜待”中的“林下茶瓜”指的是道家的修炼之物,诗人自感没有这样的珍贵礼物可以招待来访者。
- “忽有空中杖锡飞”描绘了道士突然出现的情景,如同从空中飘然而至。
- “师瘦能吟无本句”中的“师瘦”可能指道士身形消瘦,但仍然能够吟诵出美妙的诗句。
- “吾穷难赠大颠衣”表示诗人自己经济拮据,难以赠送珍贵的衣物作为礼物。
- “此行不枉观南海”意味着这次旅行非常值得,因为诗人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宝物,如“珊瑚”。“南海”可能是作者所参观的地方的名称或者一个象征性的地名。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对一位在天台山上修行的道士的深深敬意和赞赏之情。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这位道士的尊敬和对其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用“顾柴扉”来形容道士对他慷慨相助的态度,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贫困与对方慷慨的对比,突显了对方的高尚品格和无私精神。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充满情感,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道教文化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