跸移退保一隅偏,幅裂才馀半体全。
恰见测圭营洛邑,忍看披发祭伊川。
胡行如鬼无逃地,帝剖为羓得罪天。
直待健儿归洗甲,补还几觉北窗眠。
诗句原文:
跸移退保一隅偏,幅裂才馀半体全。
恰见测圭营洛邑,忍看披发祭伊川。
胡行如鬼无逃地,帝剖为羓得罪天。
直待健儿归洗甲,补还几觉北窗眠。
注释:
- 跸移退保一隅偏:表示宋室南迁至南方一隅,地位岌岌可危。
- 幅裂才馀半体全:形容国土分裂,只保留了国家的部分土地和权力。
- 恰见测圭营洛邑:暗示宋室在洛邑(今河南洛阳)的重建活动。
- 忍看披发祭伊川:描绘宋室被迫剃发投降,向敌国表示臣服的场景。
- 胡行如鬼无逃地:比喻金人势不可挡,如同鬼魅一般无法逃避。
- 帝剖为羓得罪天:指宋朝皇帝被金人俘虏,成为政治上的罪人。
- 直待健儿归洗甲:期待忠诚勇敢的将士归来,重振旗鼓。
- 补还几觉北窗眠: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家园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所作,通过生动的历史画面,展现了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的悲惨景象。诗中“跸移退保一隅偏,幅裂才馀半体全”一句,反映了宋室南迁后,国祚摇摇欲坠,国土分裂的局面。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宋初期的国家现状,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恰见测圭营洛邑,忍看披发祭伊川”则揭示了金军南下,宋朝不得不接受屈辱条件,剃发易服,以表投降。这种场景让人深感痛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而“胡行如鬼无逃地,帝剖为羓得罪天”更是将金军的凶残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寒而栗。然而,诗中的“直待健儿归洗甲,补还几觉北窗眠”,又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期盼与决心。这里的“补还”二字,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丰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深刻揭示了南宋灭亡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