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聚惟莆最僻穷,四明狂客此飘蓬。
圣门性命言犹罕,俚俗支干说未通。
子术纵高于季主,吾年已老似申公。
贫家无处撰车马,草草搜诗亦欠工。

赠四明余天与

七聚惟莆最僻穷,四明狂客此飘蓬。

圣门性命言犹罕,俚俗支干说未通。

子术纵高于季主,吾年已老似申公。

贫家无处撰车马,草草搜诗亦欠工。

注释:

  1. 七聚:七聚堂,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寓所。
  2. 莆:莆田,地名。
  3. 四明狂客:指唐代诗人贺知章。他年轻时家境贫寒,曾游历四方。晚年归隐四明山,自号四明狂客。
  4. 圣门:儒家学派的最高学问。
  5. 俚俗支干:俚语和俗语。
  6. 子术:指贺知章的才学。
  7. 季主:指战国时期齐国名相管仲。
  8. 申公:即西汉著名学者申培公,字伯阳。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赞美四明狂客贺知章为主题,通过描绘他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对儒家学问的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首句“七聚惟莆最僻穷”,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四明狂客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这里的“莆”是指莆田,一个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而“最僻穷”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和贫困。
    第二句“四明狂客此飘蓬”,则是对贺知章的直接描写,用“飘蓬”来形容他如同飘荡不定的树叶,没有固定的归宿,反映了他的漂泊无依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第三句“圣门性命言犹罕,俚俗支干说未通”,则是对贺知章学问的评价。他认为贺知章的学问虽然博大精深,但在世俗的层面上却难以理解。这反映了他对学问的理解,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第四句“子术纵高于季主,吾年已老似申公”,则是对贺知章的才学和年龄的比较。他认为贺知章的才学已经超过了齐桓公(季主)和申培公,但他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像他们那样有所作为。这反映了他对自身能力和未来的忧虑。
    最后一句“贫家无处撰车马,草草搜诗亦欠工”,则是对贺知章的生活状态的描述。他认为贺知章在贫困的环境中,连撰写车马都感到困难,更不用说写诗了。这反映了他对贺知章生活的同情和对他的才能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贺知章的生活状态和才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