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浩渺常存阙,云汉昭回妙阐坤。
妓或携来安石墅,客谁畔去翟公门。
戴花老岂非同姓,拾穗翁犹有远孙。
杀马毁车吾耄矣,尚堪扶杖过邻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和》。诗中描绘了江湖浩渺、云汉昭回、戴花老祖、拾穗翁孙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译文:
江湖浩渺常存阙,
云汉昭回妙阐坤。
妓或携来安石墅,
客谁畔去翟公门。
戴花老岂非同姓,
拾穗翁犹有远孙。
杀马毁车吾耄矣,
尚堪扶杖过邻村。
注释:
- 江湖浩渺常存阙:形容江湖之广,如同存在天地之间的空缺一样。
- 云汉昭回妙阐坤:形容天上的云海翻涌,仿佛在讲述宇宙万物的道理。
- 戴花老岂非同姓:指戴花的老祖与作者有相同的姓氏。
- 拾穗翁犹有远孙:形容拾穗的老人还有远亲,即老人的子孙。
- 杀马毁车吾耄矣:表示自己已经老了,不再需要骑马或毁坏车辆。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江湖、云海、戴花老人、拾穗老人等人物和事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赞美自然之美,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人生价值观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人生短暂、及时享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