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儒夜话俱忘寝,户外纵横卧仆夫。
椰腹拈来即书簏,芋头煨熟当行厨。
谪仙岂是无诗种,处士相传有句图。
师服何曾能把笔,短章吟就改还涂。

诗句解释

1 三儒夜话俱忘寝 - “三儒”指的是三位儒家学者,“夜话”意味着他们在夜晚讨论或交谈。“俱忘寝”表示他们交谈到深夜,以至于忘记了睡觉。

  1. 椰腹拈来即书簏 - “椰腹”可能指的是椰子树的果实,“拈来”指随手拿来,“书簏”是古代用来放书的箱子。这里可能是指学者们将椰子果随手当作书箱使用。

  2. 芋头煨熟当行厨 - “当行厨”意为应该做饭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学者们用煮熟的芋头作为烹饪的材料。

  3. 谪仙岂是无诗种 - “谪仙”通常指的是被贬谪为仙人的人,这里可能是指某位有诗才的人物。“无诗种”意指缺乏写诗的灵感或才能。

  4. 处士相传有句图 - “处士”指的是隐居不仕的知识分子,“传”在这里指流传、传承,“句图”可能是某种记录诗作的工具或方法。这里可能是指有诗才的知识分子通过传统方式记录自己的诗作。

  5. 师服何曾能把笔 - “师服”可能是指跟随学习的弟子,“何曾”表示从未有过,“把笔”指拿笔写作。这句诗可能是指有诗才的人从未亲自动笔写过诗。

  6. 短章吟就改还涂 - “短章”意为简短的诗篇,“吟就”指完成,“改还涂”意指修改后重新涂上。这句诗可能是指有诗才的人在创作完诗后会反复修改。

    译文与注释

    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
    三儒夜谈至深夜,室外横卧仆夫旁。
    椰叶随手变书箱,芋头熟透成餐桌。
    谪仙未必无诗材,隐士代代传诗稿。
    师服未曾握过笔,简短篇章常修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雅集和诗歌创作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文人聚会和诗歌创作过程的观察和感受。

第一句“三儒夜话俱忘寝”,描述了三位儒学学者在夜晚的谈话情景,他们的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以至于忘记了睡觉。这体现了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和执着。

第二句“椰腹拈来即书簏”,则描绘了他们将椰叶用作书籍的储存容器的情景。这个细节不仅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节俭和环保意识。

第三句“芋头煨熟当行厨”,则是说他们将煮熟的芋头作为餐桌上的菜肴。这个细节既反映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也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第四句“谪仙岂是无诗种”,则表达了对那些虽然被贬谪却仍然有诗才的人物的赞美。这里的“谪仙”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人物。

最后一联“师服未曾握过笔”,则是强调即使是有才华的人,如果没有实际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可能无法写出真正的好诗。而“简短篇章常修改”,则表明了诗歌创作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修改和润色,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