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交明允知坡颍,喜少公文更雅醇。
方幸儒林得吾子,奈何宰相失斯人。
未挥潞国告廷制,久作河阳入幕宾。
自古埙篪宜送奏,开元张垍与张均。
【解析】
“怀王制参”:即《答李侍御书》,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写给他的好友李林甫(字侍御,当时为宰相)的一封书信,内容是称赞他的文章雅正、醇美。“因交明允知坡颍”:即《赠郑谏议十首》其六:“郑公粉绘随长夜,赵老精神贯太虚。霜雪无端人有分,清贫何似我之乎。”郑公,指郑国公李林甫;赵老,指赵郡李林甫,唐玄宗时任中书令,与李林甫同朝共事。二人都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两人的为人不同,但都以权谋著称于世。“喜少公文更雅醇”: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意思是说,那些穿着华丽衣服的人,如果不用功读书来谋求功名的话,是不会饿死的;但是,那些读书做官的人,如果不用功读书来谋求功名的话,那就会误了自己一生了。“方幸儒林得吾子”,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的“儒术谁不爱,泥臣乃独贤”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很庆幸能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而进入仕途,成为一位儒士,这实在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奈何宰相失斯人”,就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的“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一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成功而进入仕途,成为一位儒士,但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官场上的前途和命运却并不顺利,最终没能获得成功。“未挥潞国告廷制”: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其中的“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曾经向皇帝上书推荐过你这位贤才,希望你能够担任重要的官职,为国家效力。“久作河阳入幕宾”: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的“忆献三赋就金门,宁辞微官离故园”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曾经向皇帝进献过三篇赋文,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得以进入朝廷任职。但是,因为自己的才华不被重用,所以只能离开故乡去边远地区做官。“自古埙篪宜送奏”,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只有像埙和篪这样的声音才能和谐地配合着奏乐演奏,而其他的声音则不能和奏乐相配。这里比喻说,只有像李林甫这样德高望重的人才能主持国家大事,其他没有德才的人都是不能胜任这一重任的。“开元张垍与张均”,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的“张侯维甚敏,谈笑皆文章”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开元年间的张垍和张均都很敏捷能干,他们谈吐之间都能出口成章。“张垍”,即张均,唐朝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