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宿何妨意尚新,向来误认假为真。
漏名左相门首客,占籍愚公谷里人。
上知岂无千虑失,下官惟有两眉颦。
史臣传与颂台谥,未抵杯中物切身。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他曾经在太学时和好友林同、赵蕃等人结社唱酬,互相唱和。这首次韵林太渊二首是杨万里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齿宿何妨意尚新,向来误认假为真。
  2. 漏名左相门首客,占籍愚公谷里人。
  3. 上知岂无千虑失,下官惟有两眉颦。
  4. 史臣传与颂台谥,未抵杯中物切身。

诗句解释:

  1. “齿宿何妨意尚新,向来误认假为真”:牙齿上的老痕(齿宿)并不妨碍我的意志仍然保持着新鲜感,以前我曾经错误地将真假混淆了。
  2. “漏名左相门首客,占籍愚公谷里人”:我在朝廷中只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小官,就像愚公移山一样,默默无闻。
  3. “上知岂无千虑失,下官惟有两眉颦”:虽然上级领导可能有很多失误,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只有两个眉毛会皱起。
  4. “史臣传与颂台谥,未抵杯中物切身”:历史学家们会记载我的功绩,但我却无法享受到这些荣誉,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只能喝一口酒来解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以及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形象,展现了他的谦逊和低调。同时,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以其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