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贤多以刻为明,抚字催科鲜并行。
闻旧吏民皆向化,喜新令尹不求赢。
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
莫比寻常贵公子,长官清若一书生。

诗句解释与翻译:

  1. 时贤多以刻为明 - 这里的“时贤”指的是当时的有名望的人,而“刻”在这里可能指严格的要求或过度的苛求。
  • “明”:明确、清晰。
  • 译文:当时的有名望的人都在追求严格和明确(即刻薄),来确保他们的管理或治理是清晰的。
  1. 抚字催科鲜并行 - “抚字”通常指的是抚养和教育,而“催科”则是指催收税收。
  • “催”:催促。
  • 译文:抚养和教育人民的工作(抚字)和催收税款的工作(催科)很少同时进行。
  1. 闻旧吏民皆向化 - “向化”意味着向好的方向发展,趋向于文明或教化。
  • 译文:听说那些以前的官吏和民众都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1. 喜新令尹不求赢 - “令尹”在古代是指地方行政长官或高级官员,“新令尹”可能指的是新的行政长官。
  • 译文:很高兴新的行政长官(新令尹)没有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是致力于长远的治理和发展。
  1. 察帘外事非中道 - “察帘外事”可能是指在处理事务时能洞察事情的本质,“非中道”可能指不走极端或不偏激。
  • 译文:从帘子外面看事情,就能洞察其本质,不会偏离正道。
  1. 立路傍碑亦近名 - “立路傍碑”可能是指树立纪念碑或雕像,以纪念某人的成就或某种成就。
  • “名”:名声、荣誉。
  • 译文:在路边立碑纪念也是一种接近名誉的方式。
  1. 莫比寻常贵公子 - “莫比”在这里可能是比较的意思,“寻常”可能是指普通或常见。
  • “贵公子”:贵族或有钱人家的子弟。
  • 译文:不要和普通的富贵人家的子弟相比,他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1. 长官清若一书生 - “清若”可能是指像、如同,“书生”通常指的是读书人。
  • 译文:这位长官(长官)清廉得像一个读书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当前和过去的官员及其治理方式,展示了不同时代对官员职责的不同理解和期望。它强调了官员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应如何对待自己的职责和公众的期望。诗中表达了对当前官员的一种赞赏之情,认为他们能够超越个人利益,致力于长期的公共利益。这种观点强调了官员应该具备的道德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