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受浮丘伯密传,骎骎辕固伏生年。
试横牧笛花间饮,胜著朝冠柏下眠。
天上锦袍曾夺得,山中石砚又磨穿。
生来羞舐淮南鼎,且戏尘寰作地仙。

【注释】

昔:往日。浮丘伯:古代传说中仙人名。《列子·汤问》说,黄帝与赤松子游于崆峒山之阴,遇一老父持拂招云,曰:“吾与君共游太清境。”黄帝再拜请事。老父曰:“君心诚,则道可传;君心不诚,则道不传。”黄帝乃斋戒不敢妄为,而老父犹厉禁之。及至昆仑山,西王母授以《九阳丹经》,并赠白玉女床。后得道成仙而去。浮丘伯,即传说中的仙人。密传:秘传。辕固,即辕生,汉景帝时人。伏生,汉代经学家伏胜。年:岁数。牧笛花间饮:指在野外牧马之时吹奏笛子饮酒。牧,放牧。朝冠柏下眠:指在朝廷做官时戴着朝冠在柏树下睡觉。天上:喻指官场。锦袍:指官职和地位。淮南鼎:比喻高官显位。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谦的一首打油诗,其大意是说他当年学道有方,曾一度获得功名,后来退隐山林,过着闲适的生活。他对自己一生的功过进行了反思,并表示自己并不以此为荣。全诗语言质朴无华,但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昔受浮丘伯密传,骎骎辕固伏生年”,诗人回忆昔日学习道教秘术的时光。浮丘伯、伏生,都是古代著名的仙人,他们的传授对诗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试横牧笛花间饮,胜著朝冠柏下眠”,这两句诗人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隐居生活。他曾经在官场上得意一时,现在却选择在花丛和树荫下度过悠闲的时光。“天上锦袍曾夺得,山中石砚又磨穿”,这是诗人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回顾。他曾一度得到皇帝的重视和信任,拥有了高贵的地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虚。“生来羞舐淮南鼎,且戏尘寰作地仙”更是诗人对自己的评价。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处尘世之中,也要保持一颗清高的心境。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它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名利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有一颗谦逊的心,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忘乎所以,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品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