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轻朴学,宽对乃欣然。
口谩谈三代,书才说一篇。
【注释】:
苌弘:西周初年周大夫苌弘,字若木。据说他精通乐律,善于演奏,为周景王所重用。后来楚人将其献给楚庄王,并说:“有卞和之玉,吾不能剖之以献王。王必有宝应得之。”庄王将苌弘的玉放在砧板之上,以铁锤猛力击之,铿然有声,如金石交鸣。苌弘曰:“吾知夫卞庄子之为人也,吾虽献美玉于楚,楚王必受而弗听,吾为楚王臣,无所置之。”于是遂伏剑而死。后人称苌弘为“忠谏之臣”。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朴学:朴实的学问。宽对:宽容大度的人。乃:你。
口谩(mán):随意,无端。三、四句:说我们这些读书人,随便谈论一下夏、商、周四代的历史,写一篇《尚书》就自以为了不起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感慨于汉代文人墨客空谈经书,不务实际,抒发了愤懑不平的情绪。全诗语言平易流畅,叙事直笔勾勒,议论明快直接,感情激昂慷慨,充分体现了汉魏时期诗歌的这一特色。
首句“茂陵轻朴学”,是说汉代文人轻视朴素的学问。汉代崇尚儒学,儒家经典是当时文人学习的重要内容。诗人用“茂陵”来暗指南帝刘秀,刘秀在长安当皇帝时,曾召见诸儒生讨论《尚书》、《论语》,其中有些儒生“不根其本,夸述异闻”(班固语),即脱离实际,夸夸其谈。这两句诗就是针对这种现象发出的感叹。“松柏有本性,衔霜始敢茂”(杜甫《古柏行》),诗人认为松柏有本性,所以能经得起严寒而生长茂盛;文人应该效法松柏,而不是做那些虚饰浮华而不实事求是的行为。
次句“宽对乃欣然”,意思是说,那些喜欢宽待人的官员听了以后,都很高兴。“宽对”指对待下属宽厚。“欣然”是喜悦的样子。这里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既写出了对下属的态度,又写出了对自己的处境的不满。
第三句“口谩谈三代”,意谓那些只谈三代(指上古时期的夏、商、周四代)而不肯研究现实的人。“口谩”意为随意乱说,“三、四句”:说我们这些读书人,随便谈论一下夏、商、周四代的历史,就自以为了不起了。这里既点出了自己的立场,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末一句“书才说一篇”,意思是说,只有写了一篇文章才能说明自己的观点。“才”指才能,“一篇”即一部作品,这里指《尚书》中的《尧典》篇。《尧典》记载了尧治理天下的一些做法,诗人借指自己的主张。“一篇”在这里是泛指文章,不是专指某一部著作。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只是随便谈论历史或写几篇文章,那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此诗通过描写汉代文人墨客的虚浮现象,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叙事直笔勾勒,议论明快直接,感情激昂慷慨,充分体现了汉魏时期诗歌的这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