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弓俱奋臂,窥鼎迭磨牙。
同姓馀中垒,昌言抑外家。

【译文】

窃得弓箭的人,都奋臂举起;窥视鼎器的人,互相磨砺利牙。

同姓的中垒校尉,昌言抑制外戚家族。

【注释】

“杂咏一百首”:《汉书·艺文志》著录《杂诗》100篇,今存29篇,其中《杂咏》为其中之一,共10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苌弘:周初大夫。

窃弓:指盗取周天子弓袋(箭囊)中的弓箭。

窥鼎:指偷看周王鼎器。

同姓:指同宗同族。

余:指中垒校尉李忠,是汉武帝时大臣李广之孙。

昌言:指外戚。

【赏析】

这首诗是汉代诗人贾谊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托物寄怀,表达了对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诗前四句写周初的大夫苌弘因不满当时的朝政而窃取了周天子的弓袋(箭囊),又偷看周王鼎器。这两件东西,分别象征着国家的政权和国家的命运;两句之中,用“窃”与“窥”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朝廷上下的腐败现象,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后四句说,周王朝的同姓中垒校尉李忠却压制了外戚家族的昌言,即压制了他们的议论自由。这两句是对周幽王昏庸失德、宠信奸佞而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最后四句,以李忠的事例,进一步讽刺了西汉后期外戚专权的局面。

此诗在艺术上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语言凝练而生动,含蓄而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