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山众,岩岩独岱崇。
圣朝久熙洽,天子乃登封。
清跸临危顶,钩陈备祲容。
下观红日出,中起白云浓。
太史陪祀见,燕公载笔从。
安知千载后,樵者斧坛松。
诗云:天下名山众,岩岩独岱崇。圣朝久熙洽,天子乃登封。清跸临危顶,钩陈备祲容。下观红日出,中起白云浓。太史陪祀见,燕公载笔从。安知千载后,樵者斧坛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以及赏析:
- 天下名山众,岩岩独岱崇。
- 天下名山众:描述了众多著名的山脉,突出了泰山的独特地位。
- 岩岩独岱崇:以“独”字强调了泰山的崇高地位,与其它名山相比更为突出。
- 圣朝久熙洽,天子乃登封。
- 圣朝久熙洽:表达了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和谐的景象。
- 天子乃登封:皇帝亲自进行封禅大典,以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 清跸临危顶,钩陈备祲容。
- 清跸临危顶:描绘了皇帝出行时,车队在泰山之巅停下,显示了皇家的威仪。
- 钩陈备祲容:用“钩陈”象征帝王,“备祲容”表示威严且庄重的态度。
- 下观红日出,中起白云浓。
- 下观红日出:站在高处向下看,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生机。
- 中起白云浓:天空中白云缭绕,增添了景色的壮丽和神秘感。
- 太史陪祀见,燕公载笔从。
- 太史陪祀见:太史官陪同祭祀,展示了朝廷对宗教和文化的重视。
- 燕公载笔从:燕公(指宋代名臣张浚)也参与其中,反映了文人墨客与皇权结合的文化现象。
- 安知千载后,樵者斧坛松。
- 安知千载后:暗示这些景观和人物将在千年之后仍被传颂。
- 樵者斧坛松:通过樵夫挥斧砍伐松树的场景,传达了自然永恒不变的主题。
此诗不仅是对泰山及其文化意义的赞美,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和个人经历的反映。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及时代背景。刘克庄的这首《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成就,还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和历史传统的珍视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