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闽多古松,夹道疏复密。
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
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
斸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
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
供君一瞬光,夭彼千岁质。
暴殄圣垂诫,樵采官著律。
徼吏嗜鸡豚,熟视不诃诘。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哀哉暑行人,暍死谁汝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道傍松》。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入闽多古松,夹道疏复密。
    【注释】:进入福建后,我发现了许多古老的松树,它们在道路两旁分布得既疏又密。
  2. 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
    【注释】:我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但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至于遮蔽了天空中的阳光。
  3. 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
    【注释】:这些懒散的游民,常常在深夜里拿着斧头出来。
  4. 斸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
    【注释】:他们挖掉松树的主根,取出松脂,动作迅速得像鬼一样。
  5. 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
    【注释】:这就像人们被砍断了脚一样,一旦倒下就无法再站起来了。
  6. 供君一瞬光,夭彼千岁质。
    【注释】:这些松树只能为你们提供短暂的光影,却牺牲了自己的千年生命。
  7. 暴殄圣垂诫,樵采官著律。
    【注释】:这种行为是对圣人的极大亵渎,而政府对此有明确的法规。
  8. 徼吏嗜鸡豚,熟视不诃诘。
    【注释】:那些管理山林的小吏们贪婪地吃着鸡肉和猪肉,对于这种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加阻止。
  9.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注释】:站在高处俯瞰那条宽阔的道路,看到那些巨大的树干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凄凉。
  10. 哀哉暑行人,暍死谁汝恤。
    【注释】:那些在炎热中奔波的人们啊,他们因为中暑而死亡,又有谁能来关心他们呢?

这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写,表达了杜甫对战争和破坏自然现象的忧虑。他用“蠹虫”和“人”作比喻,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同时,他也对统治者的不作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