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置人防壁后,穰侯搜客到车中。
鸩杯定不疑羊傅,匕首何曾害魏公。
诗名:《叹时事》
元子置人防壁后,穰侯搜客到车中。
鸩杯定不疑羊傅,匕首何曾害魏公。 注释:元子指宋朝皇帝,设置人防壁是防备金人的入侵;穰侯指的是秦军统帅白起,他搜捕的宾客到了车中,意指他的宾客被白起搜罗,并受到怀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七言诗,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忧虑。首句“元子置人防壁后”描绘了南宋皇帝在防御金军入侵时的谨慎态度。次句“穰侯搜客到车中”则揭示了金国将领白起对宋国人才的搜寻行为。第三句“鸩杯定不疑羊傅”,暗指宋将羊祜在战争中使用毒酒杀死敌军主帅的故事,而“匕首何曾害魏公”则是说北魏的拓跋焘并未因匕首而误杀孝文帝拓跋宏。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比喻,反映了南宋末年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它提醒人们,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环境中,也可能隐藏着危险和危机。这种忧患意识贯穿全诗,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南宋与北魏的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首句中的“元子”指南宋的高宗皇帝,他在金军入侵后选择迁都临安,以图保存国力。次句提到金国的将领白起,他在战争中善于用兵,其手下的宾客被搜获并遭受迫害。第三句则通过羊祜使用毒酒杀死对手的典故,暗示南宋将领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第四句“匕首何曾害魏公”则指出历史上虽有用匕首刺杀君王的记录,但北魏的孝文帝并没有因此丧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南宋末年政治动荡、军事紧张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确定性。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反映了当时广大民众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