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仅可著禅龛。
士师何止三无愠,中散居然七不堪。
一去重华那复得,方当盛汉勿多谈。
近来弟子俱行脚,谁伴山僧面壁参。
【注释】
1、题小室二首:这是一组五言诗。
2、已向深林卓小庵:已经建造了一座小小的草庵,在深林中,远离尘嚣。
3、是中仅可著禅龛:这里只有一块地方可以安置我的佛堂和僧舍。
4、士师何止三无愠:我对待士大夫的态度,岂止是没有恼怒的情绪!
5、中散居然七不堪:我对于名流的风度,简直不能忍受。
6、方当盛汉勿多谈:现在正值汉朝最兴旺的时候,你不必多说。
7、近来弟子俱行脚:最近我已经带领门徒们四处云游。
8、谁伴山僧面壁参:谁来与我一道修行呢?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山林时所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写他隐于山间,远离世俗喧嚣与官场的苦闷与烦恼。诗人以禅宗的修行理念,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仕途和官场的看法,以及自己的处世态度。
第一联“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仅可著禅龛”,意思是他已经在深林中建立了一座小小的草庵,在这里,他只能安放自己的禅房。这里的“卓”字,是动词,意为“建”、“建立”。
第二联“士师何止三无愠,中散居然七不堪”,意思是我对士大夫们的态度,岂止是没有恼恨的情绪!而我自己对于名流的风度,简直不能忍受。这里的“士师”,指的是古代的官吏或官员;“中散”,则指东汉末年的祢衡,他是曹操的谋士,因才高八斗却遭嫉妒而被处死;“三无愠”即“三无怨”,“七不堪”即“七不堪”。诗人用这两个成语,来形容自己面对官场的困境和压力,以及面对名流的尴尬处境,表达出自己对官场和名流的不满和厌恶。
第三联“一去重华那复得,方当盛汉勿多谈”,意思是自从离开汉朝以后,我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我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汉朝最兴旺的时候,你不必多说什么。这里的“重华”,指的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方当盛汉”指的是现在的汉朝,也就是作者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离开汉朝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盛世;而现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最为昌盛的时候,他无需再去谈论什么。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时代的不满和无奈。
第四联“近来弟子俱行脚,谁伴山僧面壁参”,意思是最近我已经带领门徒们四处云游,谁能陪我一起修行呢?这里的“行脚”,是指云游四方,到处修行;“面壁参”则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即坐禅时面对墙壁,静心观照内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最近我已经带领门徒们四处云游,寻找修行之地;然而,我却无法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陪伴我在山中修行。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修行伙伴的愿望。
这组诗以禅宗修行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和名利的厌倦,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些诗句,揭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