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水侵门堂跳蛙,偶来常是到昏鸦。
宛如逆旅主人舍,谁访毗耶居士家。
煨芋不嫌牛粪火,供茶就用鹿衔花。
老来脚力全非昔,且可龛中坐结跏。

这首诗的作者为苏轼,他是一位著名的宋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同时也善于描绘生活细节,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涨水侵门堂跳蛙,偶来常是到昏鸦。
  •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涨水”指的是水位上升,”侵门堂跳蛙”意味着水位上涨,导致青蛙跳出了它们的家园。而”偶来常是到昏鸦”则描绘了乌鸦偶尔来到这个区域,它们可能因为食物稀少而聚集在此。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1. 宛如逆旅主人舍,谁访毗耶居士家。
  •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宛如逆旅主人舍”暗示了这是一个临时的栖息之地,如同旅人暂住之处,”毗耶居士家”则是对这个地方的主人的一种尊称,表明这里的主人可能是一个有学识的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1. 煨芋不嫌牛粪火,供茶就用鹿衔花。
  • 这句诗展示了诗人在简陋环境中依然能够享受生活的态度。”煨芋”是一种烹饪方法,将芋头放在火上慢慢烤熟,”供茶就用鹿衔花”则说明他们用鹿的花瓣作为茶叶的替代品。这里的”供茶”不仅是指喝茶,更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1. 老来脚力全非昔,且可龛中坐结跏。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增长后身体状况变化的感慨。”老来脚力全非昔”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体力已经大不如前,”且可龛中坐结跏”则表示他现在可以在龛中坐着打坐,这是一种放松身心、养精蓄锐的方式。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的接受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晚年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读来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情趣。同时,他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