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龀参诸老,辱置书册前。
上起马本纪,下迄李续编。
积勤迫榆景,扶病登木天。
貌丑况古妆,臂短非善缘。
时人讪晚谬,弟子嘲昼眠。
堕甑懒回顾,弃扇羞乞怜。
众皆惊曲径,余惟泥方穿。
平生忧世病,华佗不能痊。
仰即丹凤鶱,俯视磨蚁旋。
居常哂触蛮,安肯分济川。
舐鼎堪骨蜕,载质从心悁。
何当坐一月,大胜读十年。
惜哉已耄及,晨镜雪满颠。
仙家能返童,肘后傥能传。
【注释】
警斋侍郎:指范成大。放翁:陆游自号,时年六十七岁,在家乡山阴。茶山:陆游的故乡,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次韵:即和诗,应韵之作。
髫龀:指儿童。参诸老:与各位老人一起。
辱置书册前:被放在书本面前。
上起马本纪:从《史记·项羽本纪》开始。
下迄李续编:从《后汉书·李固传》结束。
积勤迫榆景:指勤于读书,日以继夜,直到日落西山。
扶病登木天:因病勉强登上高山,形容身体虚弱。
貌丑况古妆:《庄子·盗跖》:“古之真人,其状义而朋党。”又:“古之真人,不逆寡人。”此句意谓自己貌丑且身材矮小,却要装出古人的模样,显得可笑。
臂短非善缘:指自己身高不够,无法施展抱负。
时人讪晚谬:讥笑我年纪大了还如此努力。
弟子嘲昼眠:嘲笑自己白天睡觉。
堕甑懒回顾:比喻自己懒散,连破甑子都懒得看一眼就扔掉了。
弃扇羞乞怜:表示不愿向人乞求施舍。
众皆惊曲径:众人对这种行径感到很惊讶。
余惟泥方穿:只有我这样的愚人才会这样行事。
平生忧世病:一生忧国忧民。
华佗不能痊:即使华佗也医治不好。
仰即丹凤鶱:抬头就是丹凤飞翔的样子。
俯视磨蚁旋:低头是蚂蚁爬行。
居常哂触蛮:经常嘲笑那些粗鲁的人。
安肯分济川:哪里舍得把财宝分给别人。
舐鼎堪骨蜕:舔着鼎上的骨头,好像能脱下自己的皮一样。
载质从心悁:像承载着身体一样,心情难以平静。
何当坐一月,大胜读十年:哪能一个月只坐不学啊!这比十年的勤奋学习要强得多。
惜哉已耄及,晨镜雪满颠:可惜我已经老了,早上照镜子发现头顶已经满是白发。
仙家能返童:神仙能够返老还童。
肘后傥能传:如果肘后的丹丸真能传给我就好了。
【赏析】
这首酬答诗作于公元119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冬十一月。作者当时已七十八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壮心不已,仍积极从事文学创作活动。《警斋侍郎和放翁与茶山五言寄余次韵一首》就是他晚年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与几位老年友人相聚在一起,共谈天下大事,互相唱和的情景。诗人在诗中自谦地把自己比做小孩,说“辱置书册前”,这是说自己虽然已年过古稀,却还有求学之心,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敢以长者自居。接着三、四两句由己及人,慨叹自己生逢乱世,只能“积勤”而“扶病”地“登木天”。诗人感叹自己虽已年老体衰,但仍有雄心壮志,不肯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
下面十句是诗人对友人的赠诗,其中充满了愤世嫉俗之情,流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貌丑况古妆”,“臂短非善缘”,诗人自谦地说自己长得丑陋,身材矮小,而且没有高才大德,所以只能“堕甑懒回顾”,不敢再向别人索取什么。然而“时人讪晚谬”,世人却不理解他的苦衷,讥笑他不务正业。“弟子嘲昼眠”,更让人哭笑不得。
“众皆惊曲径”,诗人感叹世人对他的行为感到惊讶。“余惟泥方穿”,诗人自嘲道自己只会钻牛角尖,不知变通。“平生忧世病”,诗人说自己一生忧国忧民,为国担忧;而“华佗不能痊”,“仰即丹凤鶱”,诗人则感叹即使名医华佗也治不好他的病。“身负青天罪”,诗人说自己背负着国家的重任,为国家操劳;“俯视磨蚁旋”,诗人感慨自己身处高位却如蝼蚁般渺小,毫无建树。
最后两句“何当坐一月,大胜读十年”,诗人说等闲坐在家中一月的时间,就胜过苦读十年。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不甘平庸,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