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
驾风樯浪舶,翻筋斗千秋。
既而大神通,血食羊万头。
封爵遂綦贵,青圭蔽珠旒。
轮奂拟宫省,盥荐皆公侯。
始盛自全闽,俄遍于齐州。
静如海不波,幽与神为谋。
营卒尝密祷,山越立献囚。
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
亦窃笑阿环,种桃儿童偷。
独于民锡福,能使岁有秋。
每至割穫时,稚耄争劝酬。
坎坎击社鼓,呜呜缠蛮讴。
常恨孔子没,豳风不见收。
君谟与渔仲,亦未尝旁搜。
束晰何人哉,愚欲补前修。
缅怀荔台叟,纪述惜未周。
他山岂无石,可以砻且锼。
吾老毛颖秃,安能斡万年。
诗句翻译与注释:
-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 描述一位女性(灵妃)在湄洲岛上进行祭祀仪式。
- 花瓣被用来敬献于湄洲岛的神灵。”起湄洲”表示从湄洲出发。
- 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
- 巨大的水体虽然广阔(如同天一般),但船上的旗帜和船盖都位于中央。
- “巨浸”指的是大海。”稽天”表示天空的高度。”旗盖”指船上的旗帜或装饰。”俨中流”意味着旗帜和船盖都位于船只的中心位置。
- 驾风樯浪舶,翻筋斗千秋。
- 利用风势,船只在波浪中航行,仿佛经历了千年。
- “驾风樯”描述了利用风力来驾驶船只。”翻筋斗”形容船只在波浪中的惊险动作,如同翻筋斗一般。
- “千秋”指的是一千年的时间长度。
- 既而大神通,血食羊万头。
- 不久之后,这位神灵显现出超凡的能力,用血祭品供养了上万个羊头。
- “既而”表示随后或不久之后。”大神通”形容神祗具有非凡的能力。”血食”指的是使用鲜血作为祭品。”羊万头”表示有一万只羊被用于祭祀。
- 封爵遂綦贵,青圭蔽珠旒。
- 随着封爵,地位变得尊贵无比,青色的玉圭遮挡了珠帘。
- “封爵”指的是授予封号。”遂綦贵”表示迅速且非常尊贵。”青圭”是玉圭的一种,常用来作为尊贵的象征。”蔽珠旒”意味着遮蔽了珠帘。
- 轮奂拟宫省,盥荐皆公侯。
- 装饰华丽,可以与皇宫的宫殿媲美,所有的祭祀都用公侯之礼来进行。
- “轮奂”指的是华丽的装饰。”拟宫省”表示可以比拟皇宫的壮丽。”盥荐”是指洗涤和进献祭品。”公侯”指的是公侯级别的人物。
- 始盛自全闽,俄遍于齐州。
- 开始时只在福建地区盛行,很快就遍布整个齐国(中国古地名)。
- “自全闽”表示从福建开始盛行。”俄遍”表示不久之间普及。”齐州”是中国的一个古地名,这里泛指全国。
- 静如海不波,幽与神为谋。
- 宁静得像海洋一样没有波澜,与神灵一起谋划事情。
- “静如海不波”描绘了宁静的场景,如同大海般波澜不惊。”幽与神为谋”暗示着与神灵共同策划或讨论事情。
- 营卒尝密祷,山越立献囚。
- 士兵们曾经暗中祈祷,山里的越族就献出了他们的囚犯。
- “营卒”指的是士兵。”尝密祷”表示曾经私下祈祷。”山越”是古代对山区居民的称呼。”立献囚”表示立即将囚犯献出来。
- 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
- 难道一定要像麻姑那样,飘洋过海到人间游玩吗?
- “麻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女之一,常被用来比喻神仙般的存在。”撒米”可能是指将谷物洒向空中,或者象征某种轻盈飘逸的行为。
- 亦窃笑阿环,种桃儿童偷。
- 我偷偷嘲笑阿环的幼稚做法,那些种桃子的孩子偷偷摘取桃子。
- “阿环”可能是一个典故或昵称,与阿环有关的故事或者人物。”种桃”可能是指种植桃花的行为。”儿童偷”指的是孩子们偷偷地摘桃子的行为。
- 独于民锡福,能使岁有秋。
- 唯独赐予百姓福泽,使得每年都有丰收的季节。
- “独于民锡福”表示只给予民众福气。”使岁有秋”意味着让每一年都有秋天的收获。
- 每至割穫时,稚耄争劝酬。
- 每到收获的时候,老幼人们都争相前来祈求报酬。
- “割穫”指的是收获庄稼或其他农产品。”稚耄”分别指的是年幼和年长的人们。”争劝酬”表示大家争相前来祈求回报或报酬。
- 坎坎击社鼓,呜呜缠蛮讴。
- 敲击着社鼓,唱起缠蛮的歌谣。
- “坎坎击社鼓”描述了敲击鼓声的情景。”呜呜缠蛮讴”描绘了唱歌的声音和场景。
- 常恨孔子没,豳风不见收。
- 常常遗憾孔子去世后,《诗经》中的《豳风》没有得到很好的收集和传播。
- “孔子没”指的是孔子去世。”豳风”是《诗经》中的一个部分,通常指《国风》。
- 君谟与渔仲,亦未尝旁搜。
- 张君谟和李渔仲也从未广泛搜寻相关资料。
- “君谟”指的是张君谟,他是宋代的学者。”渔仲”指的是李渔仲,他也是宋代的学者。”旁搜”指的是广泛的搜集和研究。
- 束晰何人哉,愚欲补前修。
- 我不知道是谁创造了这些文字,但我试图弥补前人的不足。
- “束晰”是对古代书写材料的一种描述,意指未经加工的竹简或木简。
- “前修”指前代的学者或先贤们的成就和智慧。这里的“愚”表明说话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想要学习和继承前人智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