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趺坐冷知秋,笳鼓声传出郡楼。
阅世梦中知是梦,说禅头上更安头。
邦君化得俱吟咏,居士年应赋莫休。
只恐官梅能动兴,从梁江草唤人愁。
蒲团趺坐冷知秋,笳鼓声传出郡楼。
阅世梦中知是梦,说禅头上更安头。
邦君化得俱吟咏,居士年应赋莫休。
只恐官梅能动兴,从梁江草唤人愁。
注释:蒲团(pú tuán):用蒲草编织成的坐垫,多用于打坐或修行。趺坐:一种佛教修行方式,双腿盘膝坐下,两手放在膝盖上,这是大乘佛教中常用的坐姿。知秋:知道秋天的到来。笳鼓声出:形容声音响亮而传播很远。郡楼:官府的楼阁。阅世:经历世事。梦里:比喻梦境中的经历。禅:禅宗,佛教宗派之一。安头:比喻在思想上有所建树或获得某种启示。邦君:国中的君主或有权势的人。吟咏:诗歌创作。莫休:不要停止。官梅:指官府种植的梅花。梁江草:指生长在江南一带的香草,如兰草等。唤人愁:使人感到忧愁。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律,通过写诗人对世事、禅理的思考和领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变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感悟形象地展现出来。首联“蒲团趺坐冷知秋,笳鼓声传出郡楼。”描绘了诗人在蒲团上坐着,听着远处传来的笳鼓声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突出了诗人内心的静谧与超脱。颔联“阅世梦中知是梦,说禅头上更安头。”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人生如梦,一切都是假的,只有精神上的修行才是最重要的。颈联“邦君化得俱吟咏,居士年应赋莫休。”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他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以像国中的君主一样吟咏诗篇,也可以像居士一样享受生活的宁静和安逸。尾联“只恐官梅能动兴,从梁江草唤人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忧虑。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的描绘,展示了一个追求精神境界、向往自由生活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