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头雁何在,井底龙不出。
吐作玉虹流,倒挂二千尺。
落涧势初缓,渐听转山急。
噀面飞雨过,着衣晨雾湿。
造物等幻戏,此地真绝特。
勿言王事劳,遇胜得小立。
惭愧大尊者,几载面青壁。
山高不碍见,泉声不妨寂。

【注释】

  1. 观大龙湫:游览大龙湫。观,观赏。
  2. 峰头雁何在:山峰上飞过的雁群在哪里?
  3. 井底龙不出:水井里的龙没有出来。
  4. 吐作玉虹流:吐出的泉水像玉带一样流淌。
  5. 倒挂二千尺:倒挂着的瀑布高达两千尺。
  6. 落涧势初缓:水流落下时开始显得缓和。
  7. 渐听转山急:渐渐听到水流声与山上的风声交织在一起。
  8. 噀面飞雨过:脸上被水珠溅射,仿佛是飞雨掠过。
  9. 着衣晨雾湿:早晨的衣服因为雾气而变湿。
  10. 造物等幻戏,此地真绝特:大自然就像一场幻术表演,这个地方真的无与伦比。
  11. 勿言王事劳:请不要说我是为了公务而来到这里的。
  12. 遇胜得小立:遇到美好的景色可以稍作停留。
  13. 惭愧大尊者,几载面青壁:我感到非常惭愧,已经几年没能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了。
  14. 山高不碍见:山峰虽然很高,但依然可以看到。
  15. 泉声不妨寂:泉水声虽响,但并不影响环境的寂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绘了大龙湫瀑布的壮丽景象和自己的观感。全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自然景观之中。
    首句“峰头雁何在”,诗人以雁为引,表达了对远方山峰的向往之情。雁是候鸟,秋天南飞,春天北归,象征着季节更迭、时间流转。这里借雁的行踪来暗示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井底龙不出”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大龙湫深处隐藏的瀑布。龙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代表着神秘和力量。诗人用“出”字形容龙的活跃,与前面的“不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瀑布的壮观和威严。
    “吐作玉虹流”一句,诗人用“玉虹”来形容瀑布如玉带般流淌,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和色彩。同时,也暗示了瀑布的清澈和纯净,给人以美的感受。
    “落涧势初缓”,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瀑布水流落下时的景象。水流初落时,速度逐渐减缓,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种描述使得整个瀑布的景象更加生动、逼真。
    “渐听转山急”一句,诗人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通过听觉感受到瀑布声音的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对瀑布的印象。这里的“转”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声音的传播过程,也增添了动感。
    最后两句,“噀面飞雨过”,诗人用“噀”来形容脸上的水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飞雨落在脸上的情景。而“着衣晨雾湿”则进一步强调了整个场景的湿润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经历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瀑布的描绘和诗人观感的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令人惊叹的美景之中。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