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年六十,生理常刺促。
归无一棱田,此事乱心曲。
妻孥渺相望,幼稚炯在目。
师今遇龟溪,山水无尽绿。
石壁严宝坊,泉甘宜杞菊。
但恐斋厨空,眼饱不救腹。
并山行径微,草露湿人足。
师访老人家,门前有修竹。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送僧游龟溪的行踪和见闻来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此诗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并交代送别的缘由;颔联写归无一棱田,此事乱心曲;颈联写妻孥渺相望;尾联写山行微草露湿人足。全诗以情动人,情感真切。

【答案】

①老人年六十,生理常刺促:指老翁已至六十岁。生理,生计,生活。②归无一棱田,此事乱心曲:指家中无田可种,生活困窘使作者心烦意乱(或:归家后没有一块田地耕作,这件事扰乱了作者的心绪)。③妻孥渺相望:妻子和孩子远离自己而远去(或:妻孥远远地在望)。④师今遇龟溪,山水无尽绿:僧人现在要去龟溪,那里有无尽的青山绿水。⑤石壁严宝坊:指寺庙的墙壁高耸如壁垒一般。⑥泉甘宜杞菊:泉水甜美,适合枸杞子和菊花泡制茶饮。⑦但恐斋厨空,眼饱不救腹:只担心斋戒的厨房空空如也,眼睛虽饱但肚子还是饥饿难忍。⑧并山行径微,草露湿人足:沿着山边的小道行进,脚下的草地露珠滴湿了人的脚。⑨师访老人家,门前有修竹:僧人拜访老人家,家门前的竹林修长挺拔。⑩赏析: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当时李白刚离开长安三年,正在洛阳闲居。此时李白正与李阳冰同在洛阳,两人感情很好。李阳冰是一位很有才气的书法家兼诗人,他为李白写了一篇碑文,李白十分喜欢。李阳冰还请李白为他写《草堂集序》,李白答应了。然而,就在李阳冰准备刻碑时,李阳冰突然病死了。李阳冰死后,他的好友王季友把李阳冰的遗稿交给李白,让李白为李阳冰写墓志铭。由于李阳冰的死讯还没有传出,李白就托朋友带信给李阳冰的家人,告知他们李阳冰已经去世的消息,并嘱咐他们尽快将李阳冰安葬,同时告诉家人,墓碑上要刻上“蜀中道士李白之墓”七个字。不久,传来李阳冰已死的消息,李白又写信安慰李阳冰冷清的妻子,并嘱咐他们节哀顺变。李阳冰的妻子收到这些书信后,非常感动,她把李阳冰生前写给李白的一封信交到李阳冰的儿子李鸿手中,并告诉他:“李阳冰临终时,曾拜托我向您转达对他的问候。”李鸿收到这封意外的信后,既惊讶又高兴,他把信仔细地读了一遍,感到十分惭愧。他立刻赶到成都,找到李白,把父亲托付给他的信交给他。李白接过信,读完后感慨万分,他流着眼泪说:“我对李阳冰先生一直敬重备至,他是我的恩师!如今,他死了,我怎能不为他伤心?”李鸿听后,也十分悲痛。他拿出笔砚,请李白为他的父亲书写墓志铭。这时,有人从外面回来,说:“听说有人在大门外挖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呢?”李鸿急忙出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个和尚路过这里,他听说李阳冰去世的消息后,特地来到他的坟前吊唁。李鸿连忙出来迎接和尚,并把他请进家里,让他坐下休息。和尚向李鸿介绍了他的来意,说他是来祭奠李阳冰的。李鸿听了以后,十分高兴。他赶紧叫家人摆下酒菜招待这位和尚。和尚喝了几杯酒后,便向李鸿告辞了。临走时,他说:“我这次路过这里,是因为想拜见一下您的父亲李阳冰先生,顺便看看这个美丽的风景。现在我走了,希望您能替我向我父亲表示歉意。如果他老人家知道您这样接待客人的话,他一定会很高兴的。另外,我还要告诉您一件事,我听说李阳冰先生的墓志铭还没有完成,不知您能不能帮我把它完成?”李鸿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原来,他在接到李阳冰的信后,曾找来许多材料和笔墨准备为父亲撰写墓志铭,但是还没有开始呢!没想到和尚却主动提出要帮他完成这件事。李鸿听了和尚的要求后,感到非常惭愧。他想:“我父亲生前待我非常好,他对我也很信任。如果我答应和尚的要求,那么不仅会辜负我父亲的期望,而且也会辜负和尚对我的信任。再说,我也没有这个能力替父亲撰墓志铭啊!”于是,他婉言谢绝了和尚的好意。和尚听完李鸿的话后,笑了笑,说:“您不必如此客气。您放心好了,我会为您完成这个任务的。不过,如果您不愿意为我撰写墓志铭的话,我只好另请他人来完成了。”说完,他就告别李鸿离开了。和尚离去后,李鸿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他想到自己平时对父亲不够孝顺,没有尽到孝道,想到这里,他心里很难过。他又想到和尚对自己的信任和好意,心里更是感激不已。于是他决定接受和尚的要求,帮助他完成这项任务。第二天,李鸿就按照和尚的要求,把父亲的材料和笔墨准备好,然后请和尚坐在家中,一边喝酒一边谈笑风生。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终于把父亲的材料和笔墨整理得差不多了。第三天一早,李鸿就请和尚一起到墓地去祭奠。和尚走到墓地后,看到四周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宜人。他站在墓碑前,望着墓碑上的“蜀中道士李阳冰之墓”七个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我的老师李阳冰先生生前曾说过:‘我这个人一生坎坷不平,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只有我写的诗篇可以传世了。’我现在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我一定要好好保存这份遗产啊!”说完这些话后,他转身回到住处,整理好材料和笔墨,继续写他的墓志铭。第四天早晨,李鸿请和尚一同前往墓地祭奠。当他们来到墓地后,只见一片青翠欲滴的景象。他们走进墓地后发现,墓碑周围长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这些花草树木长得茂盛而又茁壮有力,它们的颜色鲜艳而富有生机。它们似乎在向他们诉说着什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