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从天派,盱衡动至尊。
使星方炳耀,卿月遽侵昏。
已矣悲吴馆,谁欤护北门。
庆源流未艾,文献蔼诸孙。

赵提荆挽词

毓秀从天派,盱衡动至尊。

使星方炳耀,卿月遽侵昏。

已矣悲吴馆,谁欤护北门。

庆源流未艾,文献蔼诸孙。

注释:

赵提荆挽词:这是一首悼念赵提荆的挽诗,其中“提荆”即“提携”,是古代对人的敬称;“吴馆”指吴国故地,这里代指吴地的馆舍;“北门”指北门城楼,这里代指北方边关。

  1. 毓秀从天派 —— 天之骄子: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
  2. 盱衡动至尊 —— 尊贵之人目光炯炯:形容君主威仪。
  3. 使星方炳耀 —— 北斗七星中有一颗星叫“玑”(ji)或“权”,又称“主”。古代认为帝王出巡时,这颗星特别明亮,称为“天子所至,必以明”。
  4. 卿月遽侵昏 —— 卿月:北斗七星中的另一颗星,也称为“少微”。它靠近“玑”(ji)或“权”,所以古人称其为“卿”。这句意谓北斗星突然变得昏暗,暗喻朝廷政治黑暗,贤臣失势。
  5. 已矣悲吴馆 —— 已矣:意为无可奈何。吴馆:泛指京城中的官舍。这句表达诗人对友人离京去职感到惋惜。
  6. 谁欤(yú)护北门 —— 欤:语气词,无实义。这句意谓是谁来保护北方的门户?暗指朝廷无人能保护国家。
  7. 庆源流未艾 —— 未:没有。艾:停止。这句意谓国家的基业还没有结束。
  8. 文献蔼诸孙 —— 文献:典籍、书籍。诸孙:后代子孙。这句意谓国家的典籍、书籍流传给后代子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赵提荆的挽词,表达了作者对赵提荆离京去职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北斗七星的变化和国家基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黑暗和未来命运的忧虑。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国家典籍、书籍流传给后代子孙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