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师争自效,风伯尚何施。
膏泽由分阃,空餐愧奉祠。
农功今可济,水利更毋隳。
喜雨无烦记,行人口似碑。

【诗句释义】

  1. 雨师争自效:这里的“雨师”是古代对雨神的称呼,“争自效”意味着他们争相展现自己的能力。
  2. 风伯尚何施:这里的“风伯”也是古代对风神的称呼,“尚何施”意味着风神还需要施展自己的力量。
  3. 膏泽由分阃:这句话中的“膏泽”指的是滋润土地的雨水,“分阃”则是指掌管一方水土。整句话的意思是雨水已经滋润了我们的大地。
  4. 空餐愧奉祠:这句话中的“空餐”指的是白白享受,“愧奉祠”则是指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能够享受到雨露的滋润,但是也觉得自己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感到惭愧。
  5. 农功今可济:这句话中的“农功”指的是农业劳动,“可济”则是指可以完成或者成功。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的雨水足够,可以让农业劳动得以完成或者成功。
  6. 水利更毋隳:这句话中的“水利”指的是农田灌溉等与水有关的工作,“毋隳”则是指不要破坏。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农田灌溉等工作不需要被破坏。
  7. 喜雨无烦记:这句话中的“喜雨”指的是雨水,“无烦记”则是指不需要记载或者记住。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雨水的到来,我们不需要进行记载或者记住。
  8. 行人口似碑:这句话中的“行口”指的是人们的口,“似碑”则是指像碑文一样刻在石上。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对于雨水的到来,都像是刻在石上的碑文一样,流传千古。

【译文】
雨水纷纷争着效力,天空中的风神还要怎么施展?
大地得到了滋润,就像我们掌管一方水土一样。
农田的灌溉工作现在就可以完成了,不需要担心会损坏。
雨水降临,我们无需额外记录或纪念,人们的记忆将如同刻在石碑上的铭记。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任密州太守时所作,描述了他看到雨水降临的景象,并对这种自然的恩赐表示出深深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雨水对大地的滋润,以及对农业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农民的关心。同时,诗人也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自然现象的欣赏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