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曾经辨实沈,论兵更觉用功深。
九阍未进六奇计,万卷空催一寸心。
流水高山谁复会,寒松春柳解相寻。
如君岂是长贫者,作计无令岁月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一联的诗句内容,最后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的情感。

第一联:

博物曾经辨实沈,论兵更觉用功深。

译文:博学多识的人曾经辨别过沉实的事物,论述军事更能感到用力之深。

赏析:首句点明自己学问广博,曾辨实沈(沉),第二句写自己善于议论军事,用功之深。

第二联:

九阍未进六奇计,万卷空催寸心。

译文:没有机会上九重宫门献上自己的六奇计策,万卷书籍却催促我一寸一寸地消磨时光。

赏析:颔联紧承颈联。“九阍”即皇宫之南门,“六奇”指《六韬》等兵书。这里说自己虽有高超的学识,但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反而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光阴,内心十分苦闷。

第三联:

流水高山谁复会,寒松春柳解相寻。

译文:像流水一样清澈的高山又有谁能领会?像寒松一样挺拔的春柳又能理解我吗?

赏析:以流水高山喻人,以寒松春柳喻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四联:

如君岂是长贫者,作计无令岁月侵。

译文:你难道就是那种永远贫穷的人吗?请你不要只顾着做学问,不要让岁月侵蚀了你的意志。

赏析:诗人劝勉友人,即使自己处于贫困之中,也不可放弃学业,要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以免被岁月所吞噬。

【答案】

次许深甫寄陈颐刚韵(其一)

博物曾经辨实沈,论兵更觉用功深。

九阍未进六奇计,万卷空催一寸心。

流水高山谁复会,寒松春柳解相寻。

如君岂是长贫者,作计无令岁月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