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年时看水嬉,不如此夜月相宜。
仙翁一醉非尘世,为问姮娥知未知。
注释:还记得当年看水中嬉戏的日子,今夜的月色却不如往年。仙人一醉不是尘世之事,请问嫦娥知否。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八月十六日夜晚与家人一同观赏月亮时所作。诗中通过回忆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人间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向往。
犹记年时看水嬉,不如此夜月相宜。
仙翁一醉非尘世,为问姮娥知未知。
注释:还记得当年看水中嬉戏的日子,今夜的月色却不如往年。仙人一醉不是尘世之事,请问嫦娥知否。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八月十六日夜晚与家人一同观赏月亮时所作。诗中通过回忆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人间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创作年代无法考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同官登敕局小楼观雪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解释: 1. 去年岁丰登,雨晹应时须。(去年丰收,雨水及时) 释义:去年丰收,雨水按时到来。 2. 所欠惟一雪,祈禳遍精庐。(缺少的是雪,祈求祭祀遍布各处) 释义:缺少的是雪,祈求祭祀遍及各处。 3. 晚亦粗飘瞥,六花舞空虚。(傍晚也轻轻飘落,空中飘着六朵花) 释义
送郑惠叔司封江西提举 君名切斗魁,步武上霄极。 蓬莱群玉府,图书照奎壁。 郎官应列宿,寖觉象纬逼。 胡为作使星,炯炯向江国。 仰奉鹤发亲,版舆映莱服。 昔日红莲池,帅垣资婉画。 方将散馀润,连城被膏泽。 官搉与民繇,丰俭烦振籴。 小试活国手,疲氓赖休息。 便归侍玉皇,拱立香案侧。 富贵殊未已,行行上鸾掖。 君其妙演纶,三能看齐色。 【注释】 1. 切斗魁:北斗七星中斗柄最靠近南边的一星。 2.
久不作诗喜仲兄迁邻居因成长句 宦游各天涯,皇州今雁行。 官居半里所,相过复相望。 西邻得老屋,往来连户窗。 水竹占幽胜,风雨对一床。 十年短檠灯,今夜分馀光。 儿曹亦可乐,洛诵声洋洋。 天边有白云,随风正飞扬。 相期奉旨甘,莱衣戏亲傍。 轩冕皆傥来,此意可暂忘。 诗成喜可知,且复釂此觞。 注释: 1. 久不作诗 | 久未作诗:长时间没有创作诗歌。 2. 喜仲兄迁邻居 |
【诗句释义】 1. 先生风骨天与清:先生(林宗丞)的风骨高洁,就像天地一样纯净。 2. 孤松野鹤何瘦生:像孤松野鹤一样清瘦的先生又是谁? 3. 胸中落落笥五经:胸中充满五经之学,意气风发。 4. 大篇短章笔纵横:写诗作文章,长篇短章,挥洒自如。 5. 壮年文场诸老惊:在文人圈子中,他已声名远播,令众人感到震惊。 6. 俯仰世故双鬓星:低头俯仰之间,岁月如星光般飞逝。 7. 万事不理诗自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仲舅尚书生朝》,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仲舅尚书生朝 - 仲舅是指我的叔父,尚书则是他的父亲的官职。生朝是古代的一种礼仪,指的是为官员举行生日仪式。 2. 去年生朝燕稽山 - 燕稽山是我叔父的故乡,去年在这里为他庆祝生日。 3. 馆舍朗朗屋百闲 - 馆舍是指官员的住所,朗朗是指宽敞明亮。屋百闲则是指家中有很多空闲的地方
次韵胡元用《末利花》夏末暑气未尽,秋意已浓。玉刻的万片琼英,如雪般盛开,犹如琼瑶。 一枝独放,雅韵高洁,足以傲视群芳。江上紫翠,繁花似锦,宛如堆积的山丘。 素娥与明月相约,青女细手轻裁丝绢。主人好事,趁时购买此花,此地真是佳地。 墙间空地宽丈余,几年来累砖装层台。春夏秋冬,花开四季,繁花似锦。 胡葵芍药相互争艳,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眼明如炬,忽然见到如此奇绝之美,仿佛弟弟饲养素馨,兄长侍梅。
临海县治琴堂 临海县治的琴堂。 子贱弹琴真是琴,我今无弦知琴心。 使我不得琴中趣,弦以脩绠谁知音。 译文: 子贱弹琴真是好琴,我现在无弦却能知道他的琴声。 如果让我听不到琴声,谁能知道我的心情呢? 才术高低不自由,单父二子心则侔。 后人不得弹琴暇,勿以戴星为可羞。 注释: 1. 子贱: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2. 修绠:用绳结取井中水。比喻做事方法不当,达不到目的。 3. 侔:齐等,相等。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 第1节“史君威名闻四方”,描述了史君的名声远播,在四面八方都有所听闻。 第2节“南床凛凛凝秋霜”,描绘了史君如霜雪般的严肃和威严。 第3节“史君和气到瓯越”,表达了史君的和蔼可亲,他的温暖如同春风一般。 第4节“幕府初开夜飞雪”,暗示了史君的刚正不阿,即使在深夜也要坚守原则。 第5节“颇闻此雪仍岁无”,表达了对史君坚守原则的敬佩,尽管年年都有雪花飘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哭王知几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知几少也爽,万事笑谈了。 - 知几:王知几的字。 - 爽:开朗、爽快。 - 万事:所有的事情。 - 笑谈:轻松愉快的讨论。 - 赏析:表达了王知几年少时性格开朗,对待事情总是以轻松愉快的态度去面对。 2. 自谓颇寡合,见我辄倾倒。 - 寡合:不轻易与人交往。 - 倾倒:形容被某人所吸引,非常钦佩或喜欢。 - 赏析
【注释】 稍先一日:稍微早了一天。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芙蓉、菊洲:都是地名,芙蓉是芙蓉洲,菊洲是菊花洲。作意安排:故意地安排。却非适:并不是最适合的地方。乘兴径行舟:顺着兴致,随意而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中秋之夜泛舟赏月的诗。首句“稍先一日我中秋”,说自己比月亮提前一天过中秋;次句“行遍芙蓉与菊洲”,说自己游览了芙蓉洲和菊花洲;第三句“作意安排却非适”
【注释】 九秋风月正分平,盛满金晶分外明。 老子此行端不恶,夜深几得圣之清。 九秋风月:秋高气爽,月明如洗。 盛满:充满,饱满。金晶:明月。 分外:格外。 老子:指作者自己(作者自称)。 此行:这次出游。 端:极、很。恶:不好。 夜深:夜已很深。 几:几乎,差不多。 圣之清:圣人的高洁清明。这里指月的光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用“九秋风月”来比喻自己的心境
【注释】 八月十四日:即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携家泛月:带着妻子儿女一起到湖上去赏月。 次韵:诗中第二句是第一句的翻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秋夜月色的七律。首联写景,颔联议论,颈联抒情,尾联点题。全诗意境清丽,语言明快,对仗工稳。 首联“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是说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作者与家人一起到杭州西湖上泛舟赏月。这里用了“泛”字,突出了“泛舟”的动作。八月是秋季
译文: 八月十四日,带着家人泛舟赏月,作此诗以次韵。 草草写成一段奇景,比邻非不借余辉。 板舆何敢侵风露,略望檐间且劝归。 注释: 1. 草草成奇:形容写景写得非常快。 2. 比邻:邻居。 3. 板舆:古代一种小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色,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这一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首句“草草真成一段奇”,意为这一片风景是如此的奇特,让人感觉像是随意画出来的一样。接下来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戏和三绝(1)脱索(2) 【注释】: (1)戏和三绝:指古代三种技艺。 (2)脱索:即解脱绳索,指解脱束缚。 【译文】: 缠绕捆绑千回百转趁酒宴,环顾四周巧手竞相夸神技。别以为名利就如缰锁紧,猛烈抽身也在于人。 赏析: 此诗描述了一位艺术家在饮酒宴会上表演技艺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他的动作、表情和周围人的反响,展现了他精湛的技艺和对名利淡泊的态度。
【注释】 1. 戏和:以歌舞娱乐人。 2. 三绝脱索:指杂技中的“倒立”、“空身入虎口”、“走索”等高难动作。 3. 甘心受面谩:心甘情愿忍受别人的嘲笑。 4. 解:懂得。 5. 嬉:游戏。 6. 大家:众人。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杂技演员表演的,诗中通过赞美这些技艺高超的艺人,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第一句“尽教逞技尽多般”,意思是说,他们把全部本领都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