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头足奇观,百万雷霆声不断。
谁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澜成两段。
四明山深水源远,众壑会溪长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泻入长江势奔窜。
贤哉唐家王长官,欲图永利输长算。
想得惨澹经营时,下上山川应饱看。
西偏千岭相属联,惟有兹山拥东岸。
遂于此地筑横埭,截取众流心自断。
斟酌利害不全取,高下参差仅强半。
水大十分七入江,徐挹三分供溉灌。
支流弥弥穿郡城,脉络贯通平且缓。
旱时反此水亦足,坐使千年忘旱暵。
无穷庙祀报元功,像设森严人敢玩。
梅梁夭矫有冥助,大患于今尚能捍。
前辈所作多神灵,日月真成赤心贯。
后人小智或更易,费尽工夫随破散。
河堙盍浚谋不集,堤断河倾流甚悍。
富民缩手人受殃,仰望古人重兴叹。
老木号风波湛碧,画屏俯仰丹青焕。
这是一首描写水利工程的诗。它山堰是位于浙江天台山的一个古老水利设施,始建于唐代,至今仍在使用。全诗通过描绘它山堰的壮丽景色和巨大作用,表达了人们对水利工程的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
- 第一句:“它山堰头足奇观,百万雷霆声不断。”描述了它在工程完成后,成为一道壮观的景象,如同千万雷霆般震耳欲聋。
- 第二句:“谁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澜成两段。”比喻了这项工程如同一把快剪刀,轻易地将汹涌的江水分开,使得水流变得平稳。
- 第三句:“四明山深水源远,众壑会溪长漫汗。”描述了四明山的深处水源丰富,众壑汇聚而成的溪流长而湍急。
- 第四句:“滔天狂潦不少留,泻入长江势奔窜。”形容了长江上游的暴雨如狂,毫不留情地倾泻而下,直奔长江而去。
- 第五到八句是对王长官治理水利工程的赞美,表达了对他智慧和才能的敬仰。
- 第九句:“想得惨澹经营时,下上山川应饱看。”回忆起当年王长官在治理工程时的艰辛和付出,如今人们应该好好欣赏这些美景。
- 第十到十二句是对水利工程效果的描述,强调了它的防洪和灌溉功能。
- 第十三到十四句:“支流弥弥穿郡城,脉络贯通平且缓。”描述了许多支流纵横交错地穿过城市,使得整个地区都得到了滋润。
- 第十五句:“旱时反此水亦足,坐使千年忘旱暵。”即使在干旱的年代,这里的河水也足够供应人们的用水,让人们忘记了干旱之苦。
- 第十六到十八句:“无穷庙祀报元功,像设森严人敢玩。”歌颂了水利工程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之心。
- 第十九句:“梅梁夭矫有冥助,大患于今尚能捍。”赞美了梅梁这种树木的坚韧不拔,它们在今天仍然能够抵御灾害。
- 第二十到二十二句:“前辈所作多神灵,日月真成赤心贯。”回顾了前辈们对水利工程的贡献,以及他们的精神品质。
- 第二十二到二十四句:“后人小智或更易,费尽工夫随破散。”批评了那些没有远见的人,他们只是盲目地改变工程,最终导致努力付诸东流。
- 第二十五到二十七句:“河堙盍浚谋不集,堤断河倾流甚悍。”提醒我们要注重水利管理,否则会导致河道堵塞和堤防崩溃。
- 第二十八到二十九句:“富民缩手人受殃,仰望古人重兴叹。”表达了对于那些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的人的不满,同时感叹古人的伟大。
- 第三十到三十二句:“老木号风波湛碧,画屏俯仰丹青焕。”形容了老树在风浪中屹立不倒,以及画作中的山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