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岩穹窿,屹立乎江中。崩湍下瞰不见底,巨石崛出高摩空。
混沌破来到今几万岁,雄奇秀丽胡为乎此山兮独钟。
长江西来一万里,当空削出金芙蓉。上有金仙居,下有冯夷宫。
宝坊栉比列霄汉,塔影倒置惊鱼龙。有时洪钟咽烟响,潮音属和驱群聋。
鸟飞竟力不得到,我尝拿舟一抵其云峰。摄衣步楼阁,矫首观无穷。
齐州九点落眼底,岷峨西望沧溟蒙。忽闻长风破巨浪,芥蒂一洗平生胸。
山僧喜殊常,握手何从容。杯擎陆羽水,茶泛玉川风。
鹤庵散仙,恒斋老翁,把臂大笑声融融。天风吹袂欲轻举,白云缥缈将何从。
不知海外之三山,群仙之乐与此将异而或同。迄今别去五六载,我舟又复来掀篷。
山灵偃蹇我倨傲,尘怀汩没不得追前踪。风帆一笑金山过,山头日落飞冥鸿。

这首诗的标题是《游金山》,作者为宋代诗人苏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

嵌岩穹窿,屹立乎江中。崩湍下瞰不见底,巨石崛出高摩空。

这句诗描绘了金山(位于今江苏镇江)的岩石结构,山体高耸,岩石坚硬。”嵌岩穹窿”形容山峰如同镶嵌在岩石中的穹形隆起;“屹立乎江中”则表明这座山高耸入云,矗立于长江之中。“崩湍下瞰不见底”描述了江水奔腾而下的景象,水流湍急到连底部都看不清楚;“巨石崛出高摩空”则是形容这些巨大的岩石从高空突兀地突出,几乎要触及天空。

混沌破来到今几万岁,雄奇秀丽胡为乎此山兮独钟。

“混沌破”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破”在这里表示打破或突破。“万万岁”可能是夸张的表达,暗示金山的历史非常悠久,历经数千年仍巍然屹立。而“雄奇秀丽”形容金山的自然景观壮丽非凡、景色优美。最后两句表达了为何金山会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它独特的自然之美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长江西来一万里,当空削出金芙蓉。上有金仙居,下有冯夷宫。

“长江西来一万里”,意味着长江绵延不绝,从东向西流过千里。“当空削出金芙蓉”形象地比喻金山像一朵盛开的荷花,高耸入云。金山上建有金仙宫和冯夷宫,分别是供奉道教神仙的宫殿和供奉海神的神庙。

宝坊栉比列霄汉,塔影倒置惊鱼龙。有时洪钟咽烟响,潮音属和驱群聋。

这里描述的是金山上的建筑布局,宝坊众多,密集排列如同天上的星宿;塔影倒映在水中,与鱼儿、龙蛇相映成趣。“洪钟咽烟响”可能是指金山寺内的巨大钟声,响亮而悠远。“潮音属和驱群聋”则形容潮水的声波巨大,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人感到一种宁静。

鸟飞竟力不得到,我尝拿舟一抵其云峰。摄衣步楼阁,矫首观无穷。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到达金山顶峰的愿望,但最终未能实现。他用“拿舟一抵其云峰”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努力攀登的场景。“摄衣步楼阁,矫首观无穷”描绘了作者登上高楼之后,放眼望去看到无边无际的风景,感叹自然的壮美。

齐州九点落眼底,岷峨西望沧溟蒙。忽闻长风破巨浪,芥蒂一洗平生胸。

“齐州九点落眼底”可能是指从高处俯瞰时,九州大地尽收眼底。“岷峨西望沧溟蒙”则描述了站在更高的地点远眺,可以看到岷山(在今四川境内)和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被云雾笼罩,显得朦胧而神秘。“忽闻长风破巨浪”形容突如其来的大风将巨浪吹散,使得原本压抑的心情得以释放。

山僧喜殊常,握手何从容。杯擎陆羽水,茶泛玉川风。
鹤庵散仙,恒斋老翁,把臂大笑声融融。天风吹袂欲轻举,白云缥缈将何从。
不知海外之三山,群仙之乐与此将异而或同。迄今别去五六载,我舟又复来掀篷。

这句诗描写了与僧人的交流情景。僧人对于这位来访者的到来非常高兴,两人握手交谈,气氛轻松愉快。接着提到喝茶的典故,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他制作的茶被誉为天下第一;“茶泛玉川风”可能是说这茶如玉川之风一般清新爽口。

山灵偃蹇我倨傲,尘怀汩没不得追前踪。风帆一笑金山过,山头日落飞冥鸿。

最后一句诗反映了诗人面对金山时的心境。面对大自然的美景,诗人感到内心的浮躁被洗涤干净,他不再沉溺于世俗的纷扰。随着船帆驶过金山,夕阳西下,一只飞鸿掠过山顶,象征着诗人已经超脱了红尘烦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