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胸襟造道真,江湖十载自由身。
虽无伟绩留当世,恰有清名异众人。
角里先生常愿友,香山居士每求亲。
抠衣顾我虽几数,赖得诗翁诱善邻。

傅岩小酌于草堂因继前韵纪赠岩叟磊落胸襟造道真,江湖十载自由身。

虽无伟绩留当世,恰有清名异众人。

角里先生常愿友,香山居士每求亲。

抠衣顾我虽几数,赖得诗翁诱善邻。

注释:
磊落:心胸坦荡开阔,不拘小节。
造道真:追求真理的高尚境界。
江湖:比喻世俗的世界或社会。
自由身: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生活。
伟绩:伟大的功绩。
清名:美好的声誉。
角里先生:指历史上著名的道家学者、思想家,这里借指傅岩。
香山居士: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这里借指傅岩的友人。
抠衣:穿孝服表示哀悼。
赖:依靠。
诗翁:诗人,指作者自己,以自谦之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草堂与傅岩小酌后,为了纪念这次聚会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傅岩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于清名的追求。
首联“磊落胸襟造道真,江湖十载自由身。”,诗人用“磊落胸襟”来形容傅岩,表示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造道真”也表明了傅岩追求真理的高尚境界。而“江湖十载自由身”则描述了傅岩十年来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他羡慕和向往之情。
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傅岩的敬佩之情和对其美好声誉的赞美。“虽无伟绩留当世”,虽然傅岩没有留下什么伟大的事迹,但他的美好声誉却足以让世人瞩目。“恰有清名异众人”,正是这种清新脱俗的名声使他在人群中显得与众不同。
尾联“角里先生常愿友,香山居士每求亲。”则进一步描绘了傅岩的人物形象。他不仅是一位道德高尚、追求真理的人,也是一位深受人们尊敬的朋友。他的清名使得人们愿意与他交往,甚至不惜亲自上门寻求交友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傅岩的赞美和对其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由和美好声誉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傅岩的高洁品质和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