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
坛平树古潭水黑,沉沉影响疑有无。
四山云雾忽昼合,瞥起直上拿空虚。
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輷电走先后驱。
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涵濡。
青天却扫万里静,但见绿野如云敷。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潭州》。
译文:
百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
池塘平树古潭水黑,沉沉影响疑有无。
四面山云忽白天合,一瞬飞升拿空虚。
龟鱼带走半空落,雷电先后驱。
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涵濡。
青天却扫万里静,只见绿野如云敷。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馀。
注释:
百:百龙,指龙的各种姿态。
嗟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赞美龙的智能和行动的迅速。
坛平树古潭水黑,沉沉影响疑有无:描述了池塘周围的景象,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
四山云雾忽昼合,瞥起直上拿空虚:描写了四周山峰被云雾笼罩的情景,以及瞬间飞升的动作。
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輷电走先后驱:描述龙在天空中飞翔,带动着周围的雷电。
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涵濡:比喻龙的动作如同游戏一样轻松自如,让一切事物都受到它的滋润。
青天却扫万里静,但见绿野如云敷:形容天空清澈,大地宁静,只有绿色的草地铺展开来。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描绘了农民们早晨来到潭边,敲打木鼓的场景。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馀:描述了野道士喝醉后回到庙里,鸟儿们争夺剩下的食物。
赏析:
这首诗以潭州为背景,通过对潭州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的龙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智慧,它们的出现和行动充满了神奇和魅力。诗中还提到了农民、道士等人物,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